重获“心”生,远离心惊胆颤—一例双腔ICD植入术

起搏者说
创建于05-06
阅读 16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近日,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朱国斌、柴婵娟主任团队成功为一名心衰低EF值患者实施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植入术,可以快速识别室性心律失常并自动放电除颤,明显减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发生率,挽救患者生命。 


患者男,44岁,心衰10年规律用药反复加重,近日再次加重,全身水肿伴心慌、气喘,夜间憋醒,有时还会伴有眼前突然发黑、意识模糊、全身乏力等情况。朱国斌主任及柴婵娟主任对患者病情进行综合评估,认为患者当前的状态随时都可能发生室速、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属于猝死高危人群。符合ICD一级预防I类适应证,与家属协商后同意行ICD植入术。

入院超声,EF19%

入院心电图

2021ICD中国专家共识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朱国斌主任及柴婵娟主任成功为患者实施手术。整个手术过程顺利,耗时约一小时。术后患者未出现明显渗血和渗液,也没有明显疼痛感,恢复良好,7天左右就可以出院。

术后影像

什么是ICD?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一种能识别并及时终止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电子装置, 它可以在十秒钟内自动识别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并发放电击除颤,挽救患者的生命。当出现缓慢性心律失常,它又可起搏心脏。合理使用ICD可以纠正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减少猝死的发生率,延长患者寿命。

ICD的主要功能

1.分析和诊断心律失常。


 2.能够针对多种心律失常发放不同的治疗,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低能量电转复、高能量电击及抗心动过缓起搏等治疗功能。


 3.信息存储记忆功能: ICD能将患者的重要资料自动记录下来,供医生复查时参考,帮助医生了解病情,更好的制定治疗方案。


ICD在心衰中的应用

慢性心衰患者易发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导致心源性猝死(SCD)。室性心律失常增加了心衰患者的死亡率。同时,抗心律失常药物在这些患者中效果不佳且耐受性差。ICD能有效降低猝死率,可用于心衰患者猝死的一级及二级预防。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ICD除了自动除颤功能,还增设了抗心动过速与一般性抗心动过缓起搏两项功能,同时致痛性减轻,体积缩小,性能得到不断优化。

ICD还逐步增加监测功能,远程监测系统能提供患者心率、心律失常、胸内阻抗等信息,以供临床更好地分析判断;为患者优化治疗提供依据。

专家简介:朱国斌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心血管内科30年,临床经验丰富,擅长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诊治,尤其是擅长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冠脉造影及支架植入术。担任山西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医师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保健管理分会委员、山西省保健干部咨询专家,山西省心电与起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三下午

专家简介:柴婵娟

副主任医师 在读博士

山西省医师协会房颤专业委员会委员

山西省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青年委员

山西省心电与起搏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1部,获山西省科技进步奖两项,对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病、高血脂等疾病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尤其对起搏器植入术、起搏器程控及随访有较深研究,对电生理标测及射频消融术有独到之处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周六上午)

阅读 16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