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丰富学生春季生活,进一步拓宽视野,树立目标、承载梦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引导学生励志前行,2024年5月5~6日聊城交运研学教育高唐分公司与高唐学校鸣山联合举办“追忆儒家圣贤文化 传承革命基因历史”研学活动,学校领导与老师带队,全程优秀研学导师陪同。
聊城交运研学教育分公司高唐分部针对此次活动多次召开调度协调和培训会,确保此次研学旅行顺利出行~
五月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节,我们共同期盼的研学旅行已经吹响了出发的号角。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5月5日-6日高唐县鸣山学校五年级四班迎来了“追忆儒家圣贤文化,传承革命基因历史”的两日研学之旅,我们扬帆起航~
周校长对我们的出行,进行安全叮嘱
我们出发了
一路欢歌笑语,途中研学导师为同学们发放美味早餐,研学手册,介绍今天的学习内容,带领同学们开展有趣的团体活动,增加同学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看这小哥俩👍👍👍
到达第一站孟良崮纪念馆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孟良崮旅游区内孟良崮山顶,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82平方米,于1984年为纪念著名的“孟良崮战役”而建。1947年5月,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在孟良崮一举歼灭国民党精锐部队——整编七十四师,击毙该师师长张灵甫,孟良崮由此而名扬海内外。在这次战役中有2865名烈士牺牲,他们平均年龄只有23岁,牺牲最年轻的营长也只有26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游览雕塑园
干饭我们是认真的
到达第二站,红嫂纪念馆
沂蒙山区有一个伟大的母性群体,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谱写了一曲曲血乳交融的军民鱼水情--她们就是"沂蒙红嫂"。
让我们,在红嫂纪念碑前,敬献花篮,寄于哀思。
让我们,在红嫂纪念碑前,聆听红嫂精神。
让我们,在红嫂纪念碑前,聆听老师教诲。
让我们,在红嫂纪念碑前,庄严宣誓。
李校长代表鸣山学校发言
稍作休息,为更好的学习做准备
在沂蒙的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沂蒙六姐妹,沂蒙红嫂,沂蒙母亲。 她们是母亲,更是英雄。
当年,沂蒙红嫂们就是用近似原始的工具,为部队摊煎饼、烙油饼、缝军衣、做军鞋、救护伤病员……倾其所有支援革命。陈毅元帅曾经深情地感叹道:“我就是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山人,是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推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通过参观红嫂纪念馆,聆听红嫂感人故事,深入了解红嫂精神,在解说员生动的解说下,同学们神情庄重,红了眼眶。
同学们观看了红嫂剧场演出《金维三》、《识字班》。
补充能量,好好休息,期待明天的课程,加油
休息了
经过一夜的休整,吃完美美的早餐,我们继续前行
到达第三站尼山圣境
尼山圣境是孔子诞生地, 全球儒学体验中心 ,世界级人文旅游目的地,在这里重释经典乐章,续写礼乐文明,梦回千年。公元前551年,人类伟大的思想家孔子诞生于此!
同学们来到金声玉振广场,学生们身着汉服,礼拜孔子,重现古代学童入学前的传统礼仪,汲取尊师爱学的传统美德。同学们一起朗读论语,感受儒家的博大情怀,齐鲁人文底蕴。
参观大学堂,它是儒家思想智慧与现代建筑艺术结合,包含集贤厅、大学之道、七十二贤廊、仁厅、义厅、礼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有序的、仪式化的文化空间。大学堂是文化的学堂、艺术的殿堂,通过东阳木雕、山西泥塑、苏州刺绣、福州漆画、景德镇陶瓷画等中国传统艺术经典之作,表达不同的文化主题。大学堂大量应用廊柱、穹顶等建筑手法,集合殿、堂、厅等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力求建成既充满传统文化元素、又富有创新意识的传世文化建筑之作,构成集博物、典礼、讲堂、会议、演艺以及其他配套功能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建筑。让同学们身临其境感悟儒家文化之真谛,踏足厅堂体验礼乐文明之传奇。
前面的台阶叫做大学之道,由五组台阶组成。通过一步一阶的行走,我们可以慢慢地了解学习是需要循序渐进的。
在研学导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游览“七十二贤廊”“仁义礼智信五厅”。
身临其境感悟儒家文化之真谛
踏足厅堂体验礼乐文明之传奇
听着研学导师讲解的“箪食瓢饮”“见得思义”“鞭打芦花”等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了解到关于儒家文化思想的内涵……
体验手写论语~在这种氛围下,就如走进千年前孔子课堂,自己就是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一员,大家都在按照孔夫子要求认真写字。亲爱的同学们,你们要多练手拿毛笔的姿势哦~✍🏼
老师同我们一起
展示一下我们的作品
同学们感受一下民乐合奏“鼓瑟吹笙”
仁厅,可同时容纳1500人学习,仁厅美轮美奂的灯光秀,把儒家文化与礼乐融合,带给大家震撼的视觉盛宴!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仁厅,美轮美奂的灯光秀~
补充能量了,好好吃
我们到达目的地~第四站:尼山孔庙
掩映在葱郁、别有特色的古柏林之中。此庙初名为叔梁庙。五代后周显德(公元954-960年)间,兖州太守赵侯于尼山再建庙奉祀,宋仁宗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孔子四十六代孙、袭封文宣公孔宗愿“作新宫庙、有殿、有寝、有讲堂、有学舍、有祭田”,已成为主祀孔子的庙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尼山不高,仅340米,却因为孔子在此出生而名声大震,名扬海内外。尼山位于曲阜市东南约30公里处。尼山原名为尼丘山,因孔子名丘,后人为避圣讳,改名尼山。
尼山书院是所有才子的梦想,是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高等学府。
我们下山去看,小孔子出生的地方了
观山亭东侧崖下有夫子洞,又称“坤灵洞”。相传孔子出生后,父亲嫌其丑陋而弃于荒野。时值酷暑,孔子被老虎叼到山洞喂养,一只老鹰用翅膀为他扇风,这就是“凤生虎养鹰打扇”的传说。夫子洞为天然石室,“中横石床石枕,皆天成也,而不可动。”
回程中,同学们分享了这两天的研学心得体会,小小的奖励,愿可爱的孩子们健康快乐,珍惜当下,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加油💪💪💪
赵老师,对这两天研学,做了总结,也说出了对同学们的叮嘱和期许👏🏻👏🏻👏🏻
最后感谢赵老师和胡老师对孩子们的认真负责,感谢每位同学们的配合,感谢我们的教官和驾驶员师傅一路上的保驾护航,我们的研学已经圆满顺利结束,在研学工作道路上交运研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立德树人行天下,让行走的课堂更精彩!
研学旅行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