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海曙区古林镇春蕾学校
班级:203班
姓名:董思琪
观察对象:蚯蚓
蚯蚓:大自然的神奇产物,我们看了会毛骨悚然,但又很了不起的地下工作者。
第一次了解蚯蚓是一年级的时候妈妈给我买的一本《蚯蚓的日记》,里面说的蚯蚓跟我们人类似的,要上学,也要做功课,更搞笑的是,自己没有带午餐就把自己的功课吃掉了。这也是它们的神奇之处,一边生活,一边制造堆肥,为植物松土,提供养分,让植物生长地更好。
11月19日 晴 星期日
为了观察蚯蚓,我们找来了工具:小锄头和透明盒子,然后准备找一个有可能有蚯蚓生活的地方,开始寻找蚯蚓朋友们了。
灵机一动,突然想到这学期的科学课老师说: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下。哈哈,我们找蚯蚓更有方向了。
可也不知道哪里有蚯蚓只能到处试试看了,正巧路过一块刚挖过芋头的潮湿地块,心里一阵欣喜,就从这开始吧......
但结果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可我还是不放弃,一直挖呀挖呀.……一个猛用力,好不容易挖到一条蚯蚓却被我截断了,看着都痛。这时候妈妈告诉我蚯蚓是环节动物,被砍断的蚯蚓会变成两条蚯蚓,还能继续活着。知道这个消息,我这才松了口气。
在我们的持续努力下,最后找到了5条蚯蚓,不过我们已经很满意了。蚯蚓到底是什么样的动物呢?带着疑问,我小心翼翼地把蚯蚓装在盒子里带回家,准备再多观察几天。
到家后,好奇的我将一条蚯蚓放在透明盖子上观察。只看见蚯蚓一直在努力蠕动,似乎想要逃离这里。科学老师说蚯蚓畏光,难道是这灯下太亮了吗?
看见要逃跑的蚯蚓,我马上拿出尺子垫在透明的盖子下量了量蚯蚓的长度,大约长15厘米,真是苗条的蚯蚓。量完以后我迅速地把蚯蚓放回到盒子里去了。
果真,蚯蚓用它最快的速度,钻进土里去了。
11月20日 晴 星期日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蚯蚓,我们通过网络查询,知道蚯蚓也称“地龙”、“曲蟮”。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身体柔软,长而圆,由多个体节组成,体表富有粘液。体节上生有刚毛,蚯蚓就是靠刚毛钉住地面以及体壁肌肉的舒缩,身体波浪式的向前蠕动。感觉器官不发达,没有听觉,眼也已经退化,只有感光细胞,但对光的刺激有敏锐的反应。当身体受到损伤后,再生能力比较强。蚯蚓在土壤中生活,能使土壤疏松,它的粪便能使土壤肥沃。蚯蚓体含多种氨基酸、酶类和活性物质有着很好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可以作饲料、食品和药材,对人类的益处很大。
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它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与植物的嫩茎叶为食,在进食大量的土壤后排出的土壤称为粪土,常堆积于地表洞口或洞穴中;当蚯蚓数量多、活动频繁时,土壤因被翻动而松弛,有利于植物生长。蚯蚓也是一些哺乳类(如鼬獾)、鸟类(如鸡、鸭)、青蛙、蛇(如青蛇)或鱼虾蟹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以上种种,皆显示蚯蚓在生态环境中无法取代的角色与重要性。
11月21日 晴 星期日
在家里的蚯蚓不爱动,似乎都变得不开心了,难道是因为没有食物吗?
于是,我问妈妈要来一个苹果,准备给蚯蚓削一些果皮,让它们可以做功课,嘿嘿。等过两天再去看看有什么变化。
11月23日 晴 星期日
今天放学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去看我的蚯蚓朋友,但让人失望的是,前天削的果皮只是有些变干了,根本看不出有被蚯蚓吃过的痕迹。
这时候妈妈过来了,告诉我蚯蚓朋友可能想家了,就像我们人类一样也希望能早早回到属于自己的舒适的家。
11月24日 晴 星期日
今天早上起来,我发现蚯蚓还是没有吃果皮,决定放生蚯蚓,让它们回到大自然,去它们熟悉的环境生活。
蚯蚓属于大自然,我们人类也属于大自然,为了我们大家更和谐地生存,每个人都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