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设宽松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趣”。兴趣才是幼儿最好的老师。
也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重视幼儿的“生活教育”,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能让幼儿更好地感悟生活、欣赏生活。
幼儿园是个神奇的地方,里面总是藏着许多秘密宝藏。孩子们总是会被各种小玩意儿所吸引,每一次在户外做早操时就会有小朋友爬在地上捡“宝石”,而且在户外玩沙活动时,孩子们也喜欢把在沙池里挖到的石子分享给老师,时不时还会围在一起观察讨论石头,他们在活动时提出了很多的问题:“我捡到的这颗宝石要送给妈妈,你看它是白色的”、“啊,为啥我的不是白色的,我的摸起来滑滑的”、“我的,快看我的,我的可大啦”。石头是大自然的产物,非常常见又具有探究价值,虽是一颗小小的石头,但也有它自己的秘密。基于孩子们的兴趣点,我们班把石头"请"进课程,关于石头的探索悄然开始了......
课程网络图
寻石记
在园寻找
为了进一步丰富孩子对石头的认知经验和兴趣,我和小朋友们在幼儿园里开启了寻找石头之旅,一起来看看我们的发现吧!
可乐:我在玩沙子的时候找到了一个像贝壳一样的石头。
润芝:我找到的石头上面有一点肉色还有一点红色。
轩轩:这个石头在墙上呢,就在幼儿园玩沙子的那里。
鑫鑫:我在这个韭菜地里找到的,它长的像一个宝石。
宇宇:幼儿园的花坛里,找到了一个石头,石头有点像小船。
茜茜:我在那个草里面找到的,它像一个小馒头。
鹏鹏:我在幼儿园荡秋千的那个大树那里找到的,它是白色的,它像一个石化的奥特曼。大树那里还有一个大石头。
石头大调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石头,生活中出现的石头孩子们都认识吗?有什么形状呢?是什么颜色的呢?石头有什么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设计了一张《石头调查表》,一起来看看吧。
原来石头有那么多种类,他们的来源、形状、触感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有很多不一样的作用,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呀。孩子们通过在园寻找发现了这么多石头以后,回到教室独自完成调查表。这时:“学校里的石头都太小了,我家门前还有一个大石头呢”,原来是卓凡在讲话。欣怡接着说“我们家后院子里也有很多,颜色像彩虹一样”……
小朋友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我抓住时机,告诉小朋友们离园后和父母一起寻找自己喜欢的石头拿来与伙伴们分享。
教师反思
孩子们在寻找石头时,在大自然中观察石头、探索石头,萌发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完成调查表时,多渠道了解石头,积累前经验,对石头有更强的探索欲望。寻石之旅让孩子们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寻找、观察、表达,帮助他们不断积累经验,对“石头”的特征和特性有了深入的了解,并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孩子主动获得经验的过程,他们在真实的环境中主动建构关于石头的知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中的契机,引导幼儿在寻找的过程中,主动关注和探究这些石头,发现其中的奥秘。
探石记
石头大搜集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幼儿带来了大大小小的石头,每个石头背后都见证了一个精彩的小故事。现在,孩子们和同伴一起掂一掂、摸一摸,放在桌上滚一滚、用放大镜看一看,耳朱上听一听,孩子们用各种感官探索、认识石头并能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一起探究石头的秘密。在这个分享交流过程中我们一起发现了石头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点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各种各样的石头激起了孩子们继续探究的兴趣。因此,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石头王国,去继续探秘吧!
分享自己喜欢的石头
石头文化
原始社会,石头始终是原始人必不可少的用具。通过资料影像,孩子们初步了解了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是石窟、洞穴,使用打制石器。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垒造石屋,使用磨制石器,了触火石取火的故事。
这些历史使孩子们朦胧地感受到了原始时期古老石器文化,对孩子们来说,这又是一次对石头的全新认识,也是对中国古老文明的传承。
欣赏石雕建筑
通过观看影像资料,我们一同感受到了山中岩石的峻峭,水中卵石的圆润,北方山石的浑厚,江南石头的巧妙。石刻、碑碣、石磐乐器、雕塑、金字塔等,更是让石头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科学小实验:《乌鸦喝水》
周二的下午窗外下起了小雨,这时候老师在给小朋友们分享绘本故事《乌鸦喝水》,这激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一边听故事一边讨论着:“乌鸦到底有没有喝到水呢?有的小朋友认为乌鸦喝不到水,还有的小朋友认为乌鸦是能喝到水的。想要知道答案还需要孩子们亲自体验和实际操作。于是开始进行小实验喽。
👦鑫鹏:我们组有三个瓶子,每个瓶子装的水都不一样,1号少,2号装了一半,3号快装满了,所以我们组觉得3号容易喝到水。
👧 宸瑜:是,石头都是一样的,石头要重,会掉到瓶子底下,所以水就出来了,就是水多的这个瓶子更容易喝到水。
👦 航航:老师,我觉得就是喝不到水,石头把我的瓶子口卡住了,石头都放不进去。
小朋友们各抒己见,再次通过第二次实验,每个小组的乌鸦先生都喝到了水。
通过本次实验,培养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也了解了水位上升的原因,大胆表达了自己的发现。有的小朋友表示,杯子里水太少了,就算放很多小石头,水位也没法上去,所以乌鸦是喝不到水。还有的小朋友发现如果杯子里的水量合适,在放进石头后,乌鸦就可以喝到水了。
原来乌鸦能不能喝到水,与瓶口的大小、石头的大小、瓶子中的水量都是密不可分的。孩子们在猜想、操作、验证中发现石头的多少及大小与水位升高的关系,在体验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科学探究的种子在孩子心中悄悄萌芽。
玩石记
初玩石头
叠叠高
普普通通的石头到了小朋友这里,就会变得有趣起来。我们看似简单的叠叠高游戏,但对于幼儿来说这会带来无限的挑战,石头与玩具中的积木不一样,大自然中的物品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块相同的石头。寻找和挑选石头就是一场美妙的相遇之旅,叠高,掉落,反复的试错,寻找规律,找到技巧,对小朋友们来说是一次大大的挑战,同时也能提升小小成就感。看吧,这就是我们的作品!
我的影子
哇,可乐小朋友躺在草坪上摆出了自己喜欢的姿势,其它小朋友用投放的石头搭出了可乐的身体轮廓,然后他们还在讨论是否可以用其他投放的材料进行装饰。在小朋友的创作下,一幅幅我的“影子”便应运而生了。欢迎来到“影子”大世界参观!
数字1 2 3
宸瑜:老师,老师,你快看,我弄的
老师:哇,真漂亮,看起来像数字1,你也太棒了吧!
旁边的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不一会就看到小朋友用石头摆出来的数字王国。
教师反思
孩子们通过实际操作讨论后发现,在叠高时,大、平整的石头放在最底下,其它的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慢慢叠,每块石头在左、右、中间不同的地方多尝试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这样才能越叠越高。孩子们沉浸在游戏的世界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践行解决。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就要积极观察和发现,及时给予儿童必要的支持和引导,从而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问题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获得积极的、愉悦的游戏体验。
再玩石头
小朋友们正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这时,我发现何鑫小朋友从花坛边捡了一根木棍子,旁边的昊泽问他:“你在干啥呢”,他回答道:“烤肉”。一句“烤肉”瞬间吸引了很多小朋友的注意力,这时我及时介入,以顾客的身份去问他的价格。旁边的小朋友也随及开始了石头与木棍的碰撞。
神奇的相遇
茜茜:我的这个叫小布点,她在跳芭蕾舞呢。
宇宇:我觉得这个石头特别像章鱼的脑袋,所以我给它用棍子做的身体,它就真的变成章鱼了。
我的烧烤店
凡凡:我先烤的肉,最后烤了一些菜。因为高卓凡喜欢吃肉,所以我先给他烤的肉,然后李泽阳说他要吃菜,我又烤了一些菜给他。
欣怡:我们在一起搭火,因为要烤肉。我拿石头压棍子,棍子就不会倒了。
冉冉:我在叠叠高石头。
丽彤:我在卖,叫别人买,8块钱一串……
可乐:我跟杨昊泽在做烧烤,杨昊泽在取火,我顺便还做了个棒棒糖和小人,把石头当成枕头准备睡觉。
美石记
有人说大自然是最好的素材,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我们创作的灵感,同样小小的石头也是。普通的一块石头经过小朋友的创作,有的变成了小人,有的变成了章鱼。这时候有小朋友提出自己的石头小人没有眼睛和嘴巴,因此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让石头“说话”吧!
小小的石头,大大的创意,孩子们使用多彩的颜料,在石头上画龙点睛。此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了石头作品的美妙,还让孩子们了解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孩子通过对每个石头的形状进行分析,从而激发创作灵感。有的画小鱼,有的画足球,有的……
这可以说是利用了孩子们的智慧将大自然中的材料加以利用,变废为宝,石头画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将他们再还与大自然,为大自然也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氛围。
课程价值
石头对于孩子们来说就是这样一个普通又神奇的宝贝,石头给了他们无限想象和创作的空间,孩子们奇思妙想并乐此不疲,把石头玩出了新花样。同时,在体验玩石头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也都得到了发展。本次挖掘出了具有生命气息的自然资源,使自然资源成为幼儿的课程资源,生成了一系列适合本班幼儿的、有发展价值的活动。
以“石头”为主线来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从寻石记—探石记—玩石记—美石记,步步深入,这一系列活动都是在自然、开放的环境中由孩子的兴趣自然生成的,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对石头的大小、形状、轻重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以石头作为主材、借助环境中多种辅材,在探究中发现和创造多样的玩法,并在教师的帮助下不断解决着游戏中产生的新问题,创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普通的石头发挥出了大大的教育价值。
石头仿佛走进了幼儿的心里,彼此进行情感的交融与共,幼儿以变色、变身、变形、变声等各种形式大胆记录着自己对石头的观察、发现、理解和想象,并创作出了各种形象的奇石,冰冷的石头在小朋友们的手中“活”了起来。
教师反思
虞永平教授提到:“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就在儿童的行动里,就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因此,在立足儿童本位的课程观上,借助问题点创设悄垸,激发幼儿思考,形成寻找问题一发现问题一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学习驱动力。在体验、操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美的感受开始萌芽,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此刻进发,我们以“石头”作力引线,将生活与艺术相结合,把艺术学习还原于正式的生活情景和儿童的经验之中,让幼儿的艺术学习更显得充实且灵动。
同时,还需要改进的一些地方:
(一)以儿童为中心的主题活动发展脉络
大自然就是幼儿了解和学习的 活教材”,幼儿通过这些 活教材”了解了石头的魅力。教师要关注、理解并引发幼儿深度学习。在探索石头的活动中,幼儿有着基于兴趣的主动学习,有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每一个活动都是基于幼儿的自主意愿展开的。活动起源于每次去操场外面,幼儿总会捡一些小石子,并且认为那些就是“宝石”。教师及时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利用特有的文化资源与生活资源,让幼儿在生活中收集石头并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石头”作为课程的关键点被幼儿所发现并进行挖掘。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接触石头,家长与幼儿共同走进大自然,切实感受并捡拾了一些自己喜欢的石头。
(二)让儿童的学习看得见
通过过程中的照片、记录表、语言、作品等纪录,特别是最后阶段的展览,使得家长与教师都看见了幼儿的学习与探索。例如在“美石记”环节中,教师只提供了颜料供幼儿选择,在过程中,有幼儿提到为什么不可以用彩笔呢?因此,在这个环节上面,教师应提供多种多样的材料供幼儿选择,让幼儿自己做主。
孩子们在此过程中,从石头的收集、观察、研究、游戏中通过感知、体验、操作,积累经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们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和孩子们一起开展了本次石头课程,这次活动的圆满完成,让我们认识到:追随孩子的兴趣,跟着孩子的脚步,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期待与孩子的下一次相遇⋯
图文编辑:汪文婷
班级: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