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千金难买老来瘦”,尤其在现今社会,多数人被三高所困扰,很多老人因此而刻意吃素食或少食,以此控制体重。殊不知,这种“瘦”可能会导致一种疾病——“肌少症”。肌少症的发生,使得年长者的活动能力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并可能增加跌倒的风险。
一、什么是肌少症?老年人中常见,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肌肉含量减少、肌肉力量下降和/或躯体功能减退的老年综合征。据推测全球目前约有5000万人罹患肌少症,预计至2050年患病人数将高达5亿。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逐年加剧,肌少症的发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
二、哪些因素会导致肌少症的发生?老年人肌少症主要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包括年龄增长、肌肉组织的退化、营养不良、慢性疾病、缺乏运动等。
三、肌少症有哪些危害呢?1、肌肉力量减退,肌肉的逐渐丧失,导致力量减弱,日常活动能力受到影响。2、平衡和协调能力下降,增加跌倒和受伤的风险。3、日常生活活动受限:随着肌肉功能减弱,行走、上下楼梯或举重等活动变得困难。4、骨骼健康问题:肌少症还可能影响骨骼健康,增加骨折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四、怎么知道得了肌少症呢?自行判断的简便方法:
1、肌肉含量小腿围测量:使用非弹性皮尺测量双侧小腿的最大周径。测量小腿围可用于肌少症的有效筛查。如果男性低于34厘米,女性低于33厘米,就要考虑肌少症的可能。通常测量大腿时,皮尺放在髌骨上方10~15cm处;测量小腿时,皮尺放在髌骨下10cm处。
2、肌肉力量握力器是最常用的握力检测工具,包括液压式、弹簧式或其他金属弹性体握力器,检测时均建议使用优势手或两只手分别使用最大力量抓握,测试至少2次,选取最大数值。
3、 躯体功能6米步速测试法:测量正常步速行走6m所需时间,中途不加速不减速,并至少测量2次,记录平均速度。肌少症的步速诊断界值为<1m/s。如果低于临界围度,则可能有肌少症的风险,需要到医院进一步评估和诊断。
五、如何预防和治疗肌少症?尽管老年人肌少症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年龄相关的生理现象,但可以采取措施延缓其进展:1、适度运动:规律的运动和力量训练有助于保持肌肉功能、延缓肌少症的发生。2、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营养物质,有助于维持肌肉健康和功能。3、避免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限制饮酒有助于维持整体健康和肌肉功能。
六、在治疗方面1、物理治疗:由运动康复医师设计适合个体的力量训练和运动方案,以增强肌肉力量和活动能力。2、营养指导:由营养师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确保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3、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考虑药物干预以延缓肌肉丧失的进程。4、生活质量和支持:老年人肌少症可能对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合理的治疗和支持对于帮助患者保持独立性、改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家庭支持、社区资源和定期医疗检查对于管理老年人肌少症的影响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