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中学子这样过五一】弘扬劳动精神,争做时代新人——忻州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初1班郑田颖2024年劳动节假期实践活动小记

ᑎᗩTᑌᖇEه٥
创建于2024-05-06
阅读 28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通过五一假期,我观看了《劳动铸就中国梦》纪录片。

中共中央宣传部组织拍摄的六集电视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分6集,用“劳动改变命运”、“劳动创造财富”、“劳动点亮智慧”、“劳动提升品质”、“劳动缔造幸福”、“劳动彰显国魂”的脉络梳理阐释“劳动”。

大型政论片《劳动铸就中国梦》,带来的不仅是“视觉大餐”,更是一场“精神盛宴”。

全片向劳动礼赞,向劳动者致敬,奏响了新时期“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最强音。

这是一部深入宣传阐释中国梦的精品力作。《劳动铸就中国梦》以现实问题为导向,以行进中国故事为基点,选取历史上的典型实例,鼓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全面阐释了“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的深刻道理。政论片中,农民的耕耘、工人的车床、科技工作者的实验数据、从城市来到高原的新能源工作者的坚守……一个个看似简单平凡的劳动场景,铸就了实现“中国梦”的基石。制。《劳动铸就中国梦》镜头中的这些劳动者,把自己的劳动岗位作为创造人生价值的最佳平台,把自己的劳动成果作为对祖国和人民的最好回馈,用无私忘我的投入书写劳动的辉煌、享受劳动的乐趣,彰显了劳动的丰富价值、展现了劳动者的崇高境界。他们身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诠释。可以说,《劳动铸就中国梦》表明了社会的主导价值取向,表明了让劳动精神成为社会高尚价值准则的时代要求。

这是一部大气磅礴而又细腻感人的匠心之作。《劳动铸就中国梦》充分运用现实场景、生活细节,展现劳动者的内心世界,形象的故事穿插其间,实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统一。这里有开创新能源领域多项世界纪录的“光明扎西”张晞,他用8年时间为69万偏远地区的藏族同胞送去光明;也有朝气蓬勃的创客,他们用创造性劳动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推动着时代的进步。《劳动铸就中国梦》里无数感人的劳动场景,阐释了简单劳动背后深刻的精神意蕴。

可以说,《劳动铸就中国梦》不仅是中国劳动形象的展示,更是中国气魄的闪亮登场。因为有了劳动的坚守和劳动者勤勉的精神,看似简单的劳动,最终凝成了厚重的民族性格,锤炼出一种无往不胜的竞争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发展奇迹,并将最终铸就成民族复兴的力量。

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

1. 强健体魄,磨练意志  在劳动过程中,学生亲身体验劳动实践,克服困难和挫折,从而增强体质,培养顽强意志力。学会勇于面对挑战,在逆境中发掘自我潜力。

  2. 培育正确劳动价值观  劳动教育有助于纠正社会上存在的轻视体力劳动和劳动者的现象,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学生在理解劳动重要性的尊重劳动人民及其劳动成果,培养积极的劳动态度。

  3. 促进个人与社会发展统一  劳动教育以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基础,强调劳动技能的掌握。通过劳动实践,学生具备相关职业技能,为就业和社会发展做好准备。劳动教育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开展劳动教育的意义

①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了解人类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懂得辛勤的劳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保证;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懂得轻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是数千年来剥削阶级思想残余;懂得把脑力劳动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重要意义。

②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

③学习是学生的主要劳动,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将来担负起艰巨的建设任务。并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升学、就业和分配。 劳动教育,还要通过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等来实施。学生在校期间,要按照教学计划的规定,适当参加劳动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

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美好历史,也必将创造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只要将崇尚劳动作为坚定的价值追求和强大的精神动力,“两个一百年”的伟大梦想必将照进现实,令世界瞩目。

阅读 28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