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美·教研】名师领航研“五步”,探究实践共成长——广昌县第四小学英语教研组传播名师理念教研活动

子青
创建于2024-05-05
阅读 272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落实“强师提质”,发挥名师示范、辐射作用,2024年3月28日,唐璐名师工作室在广昌县头陂镇中心小学开展了以“小学实践性作业与学习重难点的有效融合探究”为主题的“名师带学科”英语教研活动。广昌县第四小学杨子青、刘金凤和赖永亮三位英语教师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


理念分享

         乘“英语教研”之风,享“名师理念”之美。杨子青老师将此次的“名师理念”在第四小学进行分享。她提到本次教研活动主题是“小学实践性作业与学习重难点的有效融合探究”,唐璐名师的探究策略主要有六点:

     (1)深入研读课标与教材,精准教学目标

     (2)充分研究学情,明确重难点。要把握学生的 “最近发展区”,为教学内容的选取、学习起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

     (3)基于个体差异,分层设计学习任务。分组设计学习任务,可以采用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的方式。

        同质分组:教师可设计填空、选择、判断对错类型的任务给能力较弱的学生,设计分析理解、问答类型的任务给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异质分组: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后组内核对答案。小组长带读,让学生之间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共同进步。

     (4)联系生活实际,设计生活化的学习任务。在实践性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或者个别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日常生活经历。这样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时更容易引起共鸣。

     (5)创设真实有效的英语语言情境,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

     (6)优化学习方式,让“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得益彰,提升学生英语素养。不能过分依赖小组讨论,在合作学习前,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学生在自主思考时可能会有错误的地方,但在之后的小组合作中可以意识到错误并纠正。

课前研讨

  为了更好的将名师理念落实于课堂,杨子青老师结合所学,带来一堂汇报课《Then and now B Let’s try Let’s talk》

     对于杨子青老师的教学设计,老师们也积极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刘金凤老师认为本课教学目标有三个新单词,在探究步骤第二步中要先解决单词再朗读课文。

       李微老师和江水莲老师在课件字体颜色、大小和内容整合上提供了一些建议。更好的区分和明确教学任务。

       张恩慧老师指出在谈论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变化中可以提供一些参考句式。 

       唐璐名师在了解本课教学设计后给予了宝贵建议,她提出新单词尽量在小组合作中解决,不会的学生可去课件上点读。自主探究时表格突然拔高难度,可以改成勾选答案,再根据勾选内容完成句子,这样的设计更具梯度性。


试上磨课

  通过试上,前往听课的同年级几位教师,针对实际上课情况与杨老师进行了探讨。

        大家发现尝试学习环节较有难度,可改为“对比老师过去和现在,说说老师的变化”展示环节中学生在朗读对话这块有些欠缺,讨论过后决定将第二步“听录音跟读,圈出不认识的单词”调整为“快速阅读,圈出不认识的单词”让学生在心中有数的情况下再跟读、齐读、自读,达到朗读对话的目标。

正式上课

  经过了反复研磨,2024年4月30日,杨子青老师的汇报课正式拉开帷幕

  课堂伊始,杨老师结合情境首先明确了学习任务:认读单词different,active,cycling,朗读并理解对话,正确使用时态,用Before,I...Now,I...简单描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接着完成课本听力,引出“old photos”。

        第二步,尝试学习:让学生观察老师的旧照片,尝试说说老师的变化。

        第三步,提出方案:在明确人员分工的基础上明确实践步骤。

       第四步,合作探究:1.观看视频,整体感知对话。2.快速阅读,圈出不认识的单词小组内学习新单词。3.听录音跟读,学生读不好的地方多跟读一次,接着小组齐读、自读。4.找一找,找出句子中的关键信息。5.选一选,选择正确的信息内容。6.填一填,将选择的信息内容填进空格中。7.演一演,先齐读再分角色表演读,让学生更加熟练文本,巩固所学。8.借助课前实践性作业,简单和同学说说自己的变化。

  第五步,成果展示,首先是梳理对话内容的三项任务,杨老师逐步将学生答案展示出来,并由学生自评自批。接着是小组角色扮演和个人展示。根据表现学生能获取相应的得分奖励。

       本课的情感目标是让学生感受时光飞逝,学会珍惜。所以杨老师在课堂最后播放了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成长视频,视频最后引用课文句子“We are all different now”学生情绪提升了一个高度,在惊喜之余也感受到六年时光如白驹过隙。

评课议课

        课堂结束后,大家齐聚一堂对杨老师的这堂课进行现场评课。

        沈悦老师认为杨老师这堂课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合理运用“五步探究法”,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体现。另外, 建议教师对学生要进行积极鼓励和评价,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评价,例如 :“小组评价法” ,可以树立学生的集体观念, 培养伙伴间合作学习的习惯, 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学会以集体的力量去竞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江水莲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这堂课用了“五步探究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清晰明了,教学环节流畅。探究学习环节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以引导为主,尽可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去学习。在成果评价环节,建议教师适当使用中文解释,或者指着课件上的中文让学生理解,让学生明确该展示哪一成果。

        吴玉环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课堂教学循序渐进,比较成功的运用了“五步探究法”,从感知对话到理解对话,再到学生的输入输出,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尤其最后播放学生视频环节,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令本堂课情感目标得以升华。

        吴彤老师认为杨老师这堂课运用了“五步探究法”进行教学,环节紧凑,活动多样。本节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方式,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过程中杨老师循循善诱,小组合作讨论的互动形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热情,后续杨老师展示同学们从小到大的照片升华主题,带动学生情绪,课堂氛围非常好。

         谢芬老师认为,杨老师这堂课运用了“五步探究”法进行教学,目标设置明确,教学过程紧紧围绕目标展开,设置的学习活动也是环环相扣,老师在课堂上循循善诱,驱动学生不断思考,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建议对于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激励其他同学跟进,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积极的反馈,做到面向全体学生。

        李微老师认为杨老师运用“五步探究”教学策略,结合文本,设计了完整且流畅的教学环节。整堂课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氛围活跃,同学们积极发言。在实践探究这一环节,应给学生充分练习的时间,在成果展示时效果会更好。

        鄢传炫老师认为杨老师的这节课运用“五步探究法”进行教学,设计了一系列实践探究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究,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的朗读都很到位,并且能够描述自己过去和现在的变化。建议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适当添加一些过渡语,让学生能理解每个环节的步骤。

        赖永亮老师认为,杨老师这节课运用了“五步探究”教学法,教学目标明确,各教学环节围绕目标展开,教学环节层层递进,课堂各项实践活动难度逐步递增,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充分锻炼,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建议在尝试学习环节可以选用差别更明显的两张照片说一说,并多提供些提示句子,降低学生表达的难度。

       张恩慧老师认为,杨老师这节对话课运用了“五步探究”教学法,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教学目标达成度高,重难点也得以突破。合作探究部分充分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浅入深地设计了丰富的教学活动。成果展示部分逐一检验实践探究成果。整个教学流程非常完整,设计合理。如果能关注到学生间的差异,采取相对应的策略来促进每位学生都有所发展会更好!

  时光潋滟,岁月呢喃。我们始终相信“教研是一场诗意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用生命温暖生命的过程。”未来,我们四小英语人将继续在党的带领下不断深耕,在英语教学这片土壤上,继续学习、继续探索,以研促教,以教促研,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撰稿:杨子青

编辑:温馨

初审:余晨

复审:高明香

签发:赖仕斌

阅读 27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