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茶

薛家儿郎•雨林
创建于05-05
阅读 33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儿行千里远,最暖是娘心。龙年五一放假的最后一天,收到父母寄给我的茶叶。取回家中,在拆开包裹的一刹那,一股浓浓的新茶清香扑鼻而来。这淡淡的清香有妈妈的情,亦有爸爸的爱。我有些迫不急待,烧水,洗杯,撮,沏,茶的清香随着雾气慢慢地飘散开来,茶香四溢,弥漫在空气中,馨香了整个房间,也温暖了我的心。啜一小口,微苦回甘,口鼻生香,沁人心脾。

仔细端详杯中的茶,一枝一枝,舒展开来,茶叶略粗,形似枯藤老树,虽不如西湖龙井的娇、六安瓜片的嫩、峨嵋竹叶的妖,但茶汤青中微黄,色正醇香,清澈透明,无一点杂质,恰合我意。

其实,家中的茶叶还有一些藏品,梧州的六堡,云南的普洱,三江的红茶,等等,但我还是最爱父亲自制的茶,那里面不但有妈妈的情,爸爸的爱,还有家乡的味。情有独钟爸爸自制的茶,细数已有十来个年头。

每年清明前后,天气转暖,草长莺飞,茶叶儿尖尖嗖嗖的窜。家乡气候湿润,适宜茶叶拔节,清明纷纷雨,把茶芽芽冲洗的干干净净,采摘回来的茶芽儿不需再做处理,直接炒焙。

在家乡,每家每户都有几株几十株不等的茶树,只供自家采饮,所以不像茶厂里流水线机械作业,都是手工烘焙。手工炒茶烘焙很考验技术,在我一直认为,父亲有一流的新茶烘焙手艺。

我们家的茶一般要经过采、洗、炒三个步骤。采,就是采茶。父亲很讲究采茶的时间,一般都是上午十点开始采茶,此时日上三杆,茶叶上的雨水或露水已经被太阳晒干,最适宜采撷,采回的茶叶摊在簸箕里,嫩嫩的,绿绿的。洗,是涮洗干净炒茶的锅及其他制茶工具。在我们农村炒茶都是用炒菜做饭的大铁锅,所以涮洗锅具很重要,锅涮洗的干净与否,直接影响茶叶的品质。锅涮洗不干净,有油污,炒出来的茶有怪味儿,茶汤也会有油渍和小黑点,既影响茶的品相,更影响茶的味道。

而后便是炒茶烘焙,我们家一直以来都是用铁锅炒茶。铁锅炒茶,既要注重炒茶的木柴,也要掌握炒茶的火候。秽柴不作食是几千年的祖训,所以我们家一直用青岗树或者柏木为柴炒茶。其次,就是火候了,火候很关键,也很重要。火太大,茶叶容易炒糊,火太小,茶叶又容易炒黄,都影响茶的品质和口感。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总能把炒茶的火候掌握的十分精准,拿捏的十分到位。

我曾经在家和父母一起烘焙过茶叶,细观父亲炒茶,总共要经过三炒三搓三道工序。父亲炒茶从不用锅铲翻,都是用手翻炒,因为茶叶鲜嫩容易被铲碎,导致茶叶碎小不成形。用手翻炒,可以很好的感知火候和温度,茶叶也不会被捣碎,但却十分辛苦了爸爸的手,常常被烫的通红生痛。当新鲜的茶叶炒至半生不熟时,盛出来放在簸箕里,开始第一次揉搓,而后放回锅里再炒再揉搓,炒到第三遍,茶叶已经炒熟,揉搓后,茶叶卷在一起,一根一根,再放回锅里,文火慢烘,直至烘干水分,包装贮藏。

父母知我自幼讲究,衣要干净,室要整洁,秽食不饮,所以父母为我所做的一切,工序最为严苛,要求也最为严格,我常常为此惴惴不安,暗自责备,劳累父母。

陆羽《茶经》曰“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超喜欢这段话。茶,虽是南方嘉木,然上者却生烂石。为人应若茶,在艰难的环境中磨炼上等的品性,成为一位精行俭德之人。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千世界。一杯香茗半壶酒,二十四史读春秋,余生足矣。

阅读 33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