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第十五中学总校21级11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劳动,与美同在,与青春同行

济宁第十五中学21级11班劳动实践活动

创建于2024-05-05 阅读2462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诫父母:“不要把孩子保护起来而不让他们劳动,也不要怕孩子的双手会磨出硬茧。要让孩子知道,面包来之不易。这种劳动对孩子来说是真正的欢乐。通过实践劳动,不仅可以认识世界,而且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

为了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充实、健康而又有意义的五一假期,济宁市第十五中学21级11班开展了做家务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劳动中感受温馨,在温馨中领悟亲情。一张张图片,一个个细节,不仅彰显了劳动的可贵和光荣,也在文化理念的认同中传承着勤劳、创造、智慧的良好品德。

洗洗刷刷,生活更美好!同学们将爱劳动的热忱投入到了清洁家庭衣物的劳动实践过程中,挥洒汗水于水盆之间,一件件衣服成为了孩子们劳动实践的对象,他们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忙碌身影乐为伴,劳动光荣苦亦甜。

       打扫卫生,健康家庭更清洁!一个小小的扫把,承载着孩子们想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的美好希望。经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家里的地面一尘不染,垃圾也都处理干净,一切都带着劳动之后的美好,感觉真妙!

饮水思源,同学们纷纷变身厨房小当家,来到厨房大显身手。餐桌美味信手拈来,奏响了幸福的锅碗瓢盆交响曲。

劳动之贵,贵在践行,收纳整理过程中,收获的是一种习惯,养成的是一种品格。

       热爱劳动就是热爱生活,尊重劳动就是尊重自己。劳动是学习的一部分,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感受农活,“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00:50

 此次活动,同学们不仅树立起了正确的劳动观念,而且懂得了劳动的果实来之不易。孩子们在承担家务劳动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学会了感恩,养成了爱劳动的好习惯。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家庭是实施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而且让同学们在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增进社会责任担当。

编辑:高长青 2021级11班家委会

审核:孙玉丽

阅读 2462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