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陵县特殊教育学校】利剑护蕾·雷霆行动——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

陈皮酸梅汤
创建于2024-05-04
阅读 70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预防性侵

守护成长

茶陵县特殊教育学校防性侵致家长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我们有义务温馨提示各位家长,在防范性侵害的问题上,应该知道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呵护他们的身心健康安全。现请您和我们一起认真学习防性侵知识,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切实尽到保护义务,让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一、什么是性侵害

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18岁以下的任何人都是儿童。对青少年、儿童的性侵害,既包括违背其意志对其强行实施性行为,也包括利用其不知情、不理解或者没有达到性自主年龄的情况下,对其实施与性有关的行为。这包括法律定义上的强奸、猥亵,引诱、容留、介绍青少年、儿童卖淫,组织、强迫青少年、儿童卖淫,以及向青少年、儿童传播淫秽物品等危害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行为;也包括法律中没有规定的但危害青少年、儿童权利和身心健康的与性有关的行为。

二、防性侵误区

1.男孩不可能遭到性侵害。事实上,男孩女孩都可能遭受性侵。


2.孩子年龄小不会遭到性侵害。事实上,任何年龄的孩子都可能遭受性侵。


3.性侵孩子的大多是陌生人。事实上,性侵孩子的70%以上是熟人。


4.性侵者都会使用暴力。事实上,他们有时候会利用贿赂、诱骗、关爱等手段。


5.孩子能远离被性侵的环境。事实上,你没有办法让孩子时时刻刻都处于远离各种伤害的“真空”中。


6.重视财物而忽视人身安全。要直接告诉孩子,在爸爸妈妈眼中,孩子的生命比任何财产都重要。

三、为何发生性侵害

1.家庭管护缺失


家庭中亲子间缺乏情感沟通,留守儿童或父母离异的未成年人可能由祖父母或继父母等长辈抚养,与父母的交流互动较少,内心的需求和压力得不到满足和宣泄,这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


2.监护人的警惕意识不足


监护人可能对性侵害存在认知偏差和误解,认为熟人不会实施侵害,或者认为幼儿或男童不会遭受侵害,这导致他们在防范性侵害方面的措施不到位,从而增加了风险。


3.性教育缺失


家庭性教育的匮乏可能导致未成年人缺乏必要的防护意识,而学校教育也可能存在不足,导致学生对性侵害的预防和应对知识了解不足。


4.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如攀比心理,可能侵蚀未成年人的价值观,使他们更容易受到性侵害的诱惑。


5.行业监管缺失


某些行业如教师、保姆、校车司机等,由于职业特性,有更多机会接触未成年人,如果监管不严,可能成为性侵害的高发群体。


6.文化知识和法律意识的缺乏


犯罪主体可能文化知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这使得他们在实施性侵害时可能缺乏足够的自制力,同时也可能因为受害者及其监护人缺乏寻求法律保护的意识,导致事件未能得到及时揭露和处理。


7.生理和心理因素


长时间的精神压力过大、心理变态或生理方面的因素也可能导致侵犯行为的发生。

四、如何预防性侵害

1.提高辨别能力


教育孩子识别熟人和陌生人,强调熟人也可能构成威胁。


2.增强防范意识


教育孩子避免在偏僻或不安全的地方单独行动,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


3.普及防性侵教育


向孩子解释男女有别,明确指出隐私部位(如背心、短裤、裙子遮盖的部位)是不允许他人触碰的。


4.保持良好沟通


与孩子保持开放和诚实的对话,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行为和感受。


5.注意个人和家庭安全


教育孩子识别和拒绝不当的身体接触,不保守坏人的秘密,遇到问题及时向家长或信任的大人求助。


6.参与社会共治


家长应积极参与家长学校,强化网络监管,与学校和社区合作,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五、如何处理性侵害

1.相信孩子,支持孩子。


如果有一天,孩子告诉您,她(他)被猥亵或性侵犯,不要指责谩骂孩子,不要大吵大闹,否则会令孩子背负沉重的心理包袱,不愿再告诉你实情或不愿接受帮助。这时您要注意孩子的情绪反应,及时给予正面支持。


2.尽快报警,保留证据。


一旦发现孩子遭遇性侵害,不要急于给孩子洗澡,要保存案发时所穿衣物,迅速报警,并配合警察去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如果碍于面子忍气吞声或者私了解决,这样可能会使孩子遭遇二次伤害,也会放纵坏人。


3.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帮助。


家长需时刻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必要时可求助心理医生,帮助孩子摆脱心理阴影。如果家长发现靠一己之力无法帮助孩子,在保护孩子隐私的前提下,可联系学校、司法、传媒等机构,寻求校方支持、法律援助、医疗援助、经费资助、心理支持等帮助。

六、警惕孩子异常情况

请记住:受到性侵害的孩子不一定出现下述所有迹象,出现下述迹象也不一定意味着孩子受到了性侵害。重要的是,父母要时时留意孩子发生的变化,及时耐心询问,及早发现问题,帮助孩子解决,一旦确认发生性侵害,要果断报案,在第一时间终止发生在孩子身上的不幸。

七、如何处理性侵害

1.不正常的生理变化和身体异常


例如不正常的阴茎或阴道分泌物;生殖器区域的疼痛;尿频或排便困难;瘀伤,无法解释的伤口或擦伤等。


2.对某些人突然出现莫名恐惧


害怕来访的某个人或害怕参加通常期望参加的一项定期活动,强烈不愿被人打扰,不愿与人交往,也不愿被某个人关注,与人(尤其是异性)接触出现恐惧,要求父母陪在身边等。


3.性格突然发生较大转变


从特别安静到非常好斗、或者从非常喜欢外出到变得孤僻、安静等。


4.突然变得情绪低落


常常独自一个人发呆,因为一点小事而生气,经常争吵,打架;突然害怕一个人独处;时常被噩梦惊醒;经常说自己身体不舒服,拒绝上学,甚至出现自我伤害行为等。


5.突然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


如交流与性有关的新闻报道、书籍等,有可能是孩子遭遇了相关侵害,犹豫要不要告知父母前,试探父母的态度。

八、普及性教育

性教育不分男女,不分年龄,从现在起就应该对孩子进行性教育。要告诉孩子“什么是性”“什么是性骚扰”“什么是发育”“该怎么样面对青春期成长”等。


让我们携手共同开展预防性侵害教育!让孩子了解防性侵知识,远离性侵害!保护自己,勇敢说“不”! 


  — END —

撰稿:陈本立

    审稿:陈昱婷  梁石桃

    定稿:罗   恒

阅读 70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