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教致美 撷慧超越】
“育”见厦门  蓄势前行
——赴厦门交流学习有感

🌻🌼🌈
创建于05-04
阅读 83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人间四月天,春光无限好。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结对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2024年4月14日-4月20日,我们吉木萨尔县第二中学的10名教师在程佳伟副校长的带领下,有幸远赴厦门进行为期一周的观摩学习活动。

一、观摩学习阔视野

         我们依次参观了厦门市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厦门市华侨中学、厦门市大同中学、厦门市翔安火炬实验学校。 干净整洁、美丽如画的校园环境、先进完备的教学设备、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学校主体建筑的命名都独具匠心,处处皆主题,步步皆文化。以文育人,以文化人,让学生时时处处浸染其中,点点滴滴彰显了学校和谐的育人环境,令人赞不绝口。四所学校严谨的办学理念、特色的办学文化、扎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受益匪浅,不虚此行。

        

        各校校长们给我们分享了各自学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学校的师资力量以及如何培养教师队伍,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具体措施。我们更加了解了各学校优秀的教育理念,且感受到校长对学生、老师的关爱。学生在知识学习方面优秀,在生活技能方面也多才多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聆听课堂促思考

       四所学校给各学科都提供了优质课,我听的主要是物理课,厦门初中物理教材使用的都是沪教版。听了厦门市五缘第二实验学校八(4)班游莉莉老师的《压强》复习课(常态课),接着听了九(2)班许梦娇老师上的《电荷 电路 电流和电压》。听了厦门市华侨中学曾鸿老师上的《浮力》复习课,还听了唯一的一节新授课——厦门市大同中学方晓琳老师主讲的《物体的浮与沉》,还听了厦门市翔安火炬实验学校陈艳霞老师上的讲评《八下期中考物理模拟卷》。 听课中我深刻地感受到这几节课有如下共同点:

         1.放手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

       上课的老师都很善于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感悟知识的构成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事可做”,提高了复习效率。同时也着重强调了易错的知识点,并对重点题型的解题思路技巧进行指导。学生通过思考、理解,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深,复习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课堂设计精心独到

        几位老师都能轻松且有效地完成各个环节,并利用集体备课精心设计的校本作业卷充实课堂,最后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巧妙拓展,合理且有效,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掌握所学知识。老师鼓励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让我受益匪浅。

          3.团队协作意识强

         从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以及从课后的交流中,我们能感受到教师的准备是相当充分的,不仅仅“备”教材,还“备”学生。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提高了老师的课堂效率,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所学校的初中物理课都展现了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艺术。课堂在充满温度而富有启发性的话语中有序进行,循循善诱,同学们听课聚精会神,积极发言,充满自信!每堂课我都能感受到授课教师的独具匠心、周密细致,都有闪光点供我学习借鉴。我认真观察记录每节课的教学细节,细心捕捉精彩瞬间,汲取精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分享传递给我校物理团队,并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和完善我校的初中物理教学,让学生学的更轻松、更高效。

三、交流研讨拓思路

        听完课后,我与授课教师、物理组长进行了充分深入地交流,我们针对本堂课的优缺点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对本学期的教学进度,各阶段的教学方法,日常作业训练和综合测试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在交流活动思维碰撞中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我不仅加深了对教育教学的理解,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技巧。为了今后方便交流,我们互加了微信。

         听课时我注意到学生手中使用的是校本作业卷。通过交流了解到四所学校每节课的导学稿和校本作业都是各校学科团队自己研发的。先由一位老师执笔,拿出初稿在集体备课时再由全体物理老师讨论,确定每一个考点的讲解方法,练习题设计方面针对性很强,贴近学生实际,分层合理得当。提前一周出好装订成册。

        我们还需要根据学校的实情合理借鉴。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以适应不同的学生。走适合我校学生实际的校本自主研发之路,不断创新,这是我们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一个助推棒。

       他们的物理教研组有着严格而又丰富多彩教研活动形式,严谨有序的学科备课组活动,严格的月考考核,集体备课,无形中加快了教师成长的步伐,助推学校的整体发展。小小学科教研组,蕴含满满正能量,它是实现教师个人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

       一周的观摩学习短暂而又充实,是教育之路的崭新起点。出发时满怀憧憬,归来时是满满的收获与责任。

        硬件虽不一样,但路径可以复制。通过此次观摩学习,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东西很多,相信先进的教学理念融入我们今后的工作中,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必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编辑:李秀红

初审:丁玉娥

监审:程佳伟

终审:冯亚梅

阅读 83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