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出游目的地:山西地质博物馆

用户19864371
创建于2024-05-04
阅读 50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指导老师:杜兴旺

班级:370

姓名:贾境臻

山西自然博物馆的建筑外形采用“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建筑理念。建筑下方犹如自然巨石砌成的“百宝盒”,外披网格状“珠帘”,象征空间的“四面八方,地大物博”;上部展厅呈扁圆形,形似“玉璧”横空,象征时间的“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天圆地方”在建筑理念上象征时间和空间,在建筑设计上有“珠联璧合”的寓意。

山西自然博物馆共有藏品5.18万件,收藏了具有山西本土特色的岩石、矿产、古生物化石珍品及世界各地矿物珍品瑰宝。博物馆的古生物藏品多数为山西博物馆工作人员在山西本土发现挖掘,如发掘于左云县的剑龙、云冈龙化石,发掘于天镇县的特暴龙上颌骨、齿骨化石,发掘于吉县的山西鳄化石、榆社的王氏鳄化石和发掘于兴县的大唇犀化石。

山西山西鳄化石是山西自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迄今为止全世界发现保存最完整的山西山西鳄化石标本,保留了完整的头骨以及6个颈椎、8个背椎,是山西地质博物馆工作人员于2010年在吉县黄河边三叠纪地层中发现的。

狗头金被称为“华北金蟾”,因其外形酷似蟾蜍而得名。“华北金蟾”产于大同市灵丘县料眼金矿,重达425克,纯度可达90%以上,是山西省有史记载以来发现并保存下来最大的一块。

择义王氏鳄是地质学家杨钟健院士依据不完整的材料建立的,缺乏有效的鉴定特征。不少国内外学者怀疑“择义王氏鳄”的有效性,认为“择义王氏鳄”是个存疑属种。2010年和2013年,山西地质博物馆古生物团队在榆社三叠系采集到了新的完整的化石,其中包括距离原产地4公里外的11条集群埋葬个体。

阅读 50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