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旗,太仆寺旗,内蒙古锡林格勒盟辖下的一个县级政府,位于内蒙古与河北的交界处,与张北、沽源县相邻,太仆寺旗政府设在一个叫宝昌的小镇上。要了解太旗的历史,须从宝昌这个地名说起,因为宝昌地名由来有一段曲折的历史。
金辽时期太仆寺一带曾设行政机构昌州,后又在今天张北、沽源、太仆寺和康保一带建宝山县和昌州县。
元朝元仁宗时期(1319年),将宝山县和昌州县合并建宝昌州,这是“宝昌”作为地名首次出现的历史文献中。1356年为接待来往官员,宝昌州众官员捐资修建了接官厅署,并刻碑记之。
元末明初,宝昌州一带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冲突和拉锯的战场,连年战火,宝昌州城逐渐荒芜和破败,作为地名也慢慢淡出了历史。
清康熙年间,清政府为管理御马和畜牧业,在察哈尔草原建立隶属于太仆寺衙门的太仆寺左(右)翼两个牧群,主管皇家御马和畜牧。
太仆是官名,寺是衙门,太仆寺是掌管皇家马政的机构。太仆寺是皇家延续最长的办事机构,始置于春秋,秦汉沿袭,直到清未裁撤。
清朝末年,国力衰退,农垦之风入侵草原。1918年太仆寺两翼群改为太仆寺两翼招垦局。建房施工时,偶然发现了那块1356年因创建接官厅而刻立的石碑,即《宝昌州创建接官厅记》,碑中记载了此地古称“昌州”到元代改名“宝昌州”的历史。
于是,承袭祖制,将太仆寺两翼招垦局改为“宝昌招垦局”,宝昌这一古老的地名得以恢复和延续。民国时期设宝昌县并筑宝昌城。
全国解放后,1956年9月,国务院决定,宝昌撤县为镇,成立太仆寺旗,旗政府设在宝昌镇。
值得一提的是,宝昌镇曾是内蒙古察合尔盟政府所在地。民国时期曾设立察合尔省,包括晋北一部分、河北西北部,张家口以及内蒙古与河北交界一带草原。
1945年,实行内蒙古自治成立察合尔盟,1950年盟政府迁往宝昌镇。
直到1958年,国务院取消盟一级政权建制,同时撤销了察哈尔盟建制,其辖区并入锡林格勒盟。从此,省市行政机构的名单中,察哈尔的称谓不见了踪迹。
宝昌镇作为曾经的察哈尔盟政府的所在地,却很难在这里找到曾经存在痕迹,但当提起宝昌往事时,一些老年人总会骄傲的告诉你,宝昌曾是察哈尔盟政府所在地。
历史在时间的长河中荡涤,但总会以各种方式告诉后人历史的进程,有文字记载,也有口口相传的故事。年代久远的古老建筑或者建筑遗存,更是清晰的历史文化符号,告诉今人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
在太仆寺旗试图去寻找一下这里的老建筑,感受一下太旗的历史气息。
但一番寻找之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宝昌城内外很难寻找到有年代感的历史遗存。
据记载民国时期曾筑宝昌城,笔者在宝昌老城区寻找城墙遗址,老城区内只有成片的五十年代的低矮的民房,没有看到老城墙遗址,宝昌的朋友说,小时候城墙还有后来慢慢就不见了。
五十年代的民房
老城墙慢慢的消失了
宝昌城西有个地名叫“炮台营子”,据说是民国初年太仆寺旗的两翼总管的宅院,为防止匪患侵扰,建筑几座高数十米高的炮台,在当时远近闻名,取名炮台营子。
虽然,近百十年战乱,炮台损毁,应该遗迹还在吧,抱着寻幽访古之情前往探访,结果一无所获,只看到羊群悠闲的在草原上吃草,一汪镜子一样的清泉镶嵌的草原上,炮台遗迹荡然无存
蓝天白云下的羊群
一汪清泉镶嵌在草原上
据记载,清朝末年,比利时来了一位传教士,买下宝昌城南十几公里处的一处山坳,那里土地肥沃亩,号称亩产千斤,又被称为千斤沟。他把土地租给农民,按照阿拉伯数字1-10编号,建了十个村子。
山脚下就是土地肥沃的千斤沟
为教化村民,在七号村建了一座教堂,现在该处村民95%以上都是天主教信徒。
好奇心所致,驱车前去探访,当地村民介绍说,老教堂文革期间被拆掉了,现在的教堂是文革后在会议室的基础上改建的。一位老乡告诉我,文革时村民们一哄而上刚刚扒掉教堂,第二天上级领导来电话指示,禁止拆除教堂,可惜晚了一步。所幸当年教会女校的老房子还保留至今,成为七号村过住历史的唯一见证。
文革后改建的教堂
当年的教会女校,成为七号村过住历史的唯一见证。为保护这所百年老建筑,在上面加盖了一个顶棚。
几度寻访古迹,虽然些许失落,但驾车在草原各村落间奔驰,美丽的草原风光却让人心旷神怡。
太仆寺旗一带的地形以起伏的丘陵为主,丘陵表面植被稀薄,生长着一层稀疏的野草,看上去像是披上了一层薄薄的绿纱,曲线妙曼,丘陵顶端矗立着巨大的风电风车。绿色的丘陵,白色的风车,时而有牛羊群散落其间,远远望去诗意盎然。
随手拍来的几幅图片,感觉不虚此行。
头号村2001年新建的教堂
教堂内景
教堂入口处,电子屏上写着“教会是我家,发展靠大家”
头号村的老人们蹲在墙根聊天
山顶上祈福的玛尼堆
玛拉盖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占地10亩。文革中被毀,2006年重建,规模很小。
草原上野花盛开,一个小女孩在采花
草原小骑手
太仆寺旗举办赛马大会
各种名马纷纷登场
风驰电挚
现代化的宝昌第一中学
石条山,2.5亿年前火山喷发遗址
草原的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