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书院千年文脉​  探信中百廿校史

岩苔
创建于05-01
阅读 78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蕴,是城市的根和魂。

书院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信江书院作为江西四大古书院之一,独领风骚三百余年,是上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的重要象征。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书院千年文脉,探索广信中学的百廿校史,2024年5月1日,广信中学历史教研组全体教师一行来到了信江书院开展研学活动,欣赏建筑美感,感受信江书院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底蕴。

水南街林木葱郁的黄金山麓,一群古建筑倚山势而建造,凌险筑台,临水构榭,错落有致,这就是信江书院。

信江书院,江西四大古书院之一,创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初名曲江书院;后又几经更名为“钟灵讲院”、“紫阳书院”;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始称为“信江书院”。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书院改制,信江书院改为广信中学堂,即上饶县中学(今广信中学)的前身。

从清初至近代,虽几更其名,但始终都是一个学府。信江书院融历史文物与革命文物于一体,是上饶“钟灵毓秀,人杰地灵”生动写照。信江书院的后继者们唯一不变的是“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与国家命运同呼吸的治学传统,以及勇于创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在信水波涛,春风缱绻之中,缓缓迈入书院古重的大门,书香气息扑鼻而来。青墙黛瓦,厚重木门,将闹市喧闹挡于门外。心灵瞬间沉静下来的我们,开始了书院研学活动。

信江书院面临信江,钟山峙于后,灵山揖于前,依山傍水,深入融合了孔子《论语•雍也》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君子比德于山水”的儒家文化观念。

旧碑古文,几经战火,虽难辨认,方显岁月留痕。

“自大门入,历阶而升,为前厅,为讲堂,静与神会,旷若天游”,内有钟灵台、春风亭、一榻轩、夕秀亭、日新书屋、亦乐堂等十余处古色古香的古建筑,雕梁画栋,造型古朴,掩映在浓荫绿树间,星罗棋布,参差错落、交相辉映,显得分外风雅别致。

拾阶而上,红枫夹道,翠竹相迎,绿茵盈台,古木参天,百年银杏和幽香桂花迎风摇曳。

信江书院内院内古木参天、碧翠掩映,修竹夹径、花窗青瓦,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特别是深秋初冬的银杏树叶金黄尽染,静美绚烂,惹得市民纷纷打卡。正是古时圣贤地,今朝游人欢。

红墙映碧草,灰瓦着青苔,马头墙与古树相互衬映。

学古人信步幽径,步桥问月,吟诗作赋,陶冶情操。拾阶而上,辗转到魁星阁,登高望远,俯览山河,仿佛踏于知识的高阶之上,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华灯初上,还可将信江河畔的灯火辉煌一览无余。

千帆侧畔,繁花落尽,信江书院——这座闹中取静的文化遗迹,却依然书香绵延,古韵悠长,犹如一位长者,一直陪伴着饶城成长!

今日,广信中学承其魂,续其魄,全体同仁奋发向上,团结拼搏,在广信大地上谱写新时代的教育辉煌!

文字编辑:黄时健

图片:何志刚,汪爱琴等全体广信中学历史组老师

审核:

阅读 78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