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进初、高中历史教师对不同学段教学内容、学情特点、教学方式的把握,做好初、高中历史一体化教学的有效衔接,同时探索“双新”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学深度学习和教学行为改进策略,海南省历史学科第四期(东片区)区域教研活动于4月30日在琼海市嘉积中学举行。
活动第一项 开幕式
活动开幕式由琼海市嘉积中学韩众校长主持,韩众校长首先代表学校对大家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同时,鼓励各位同仁能通过此次活动深入研究历史教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技能,共同推动历史教学的发展进步。嘉积中学刘顺清副校长、教育局历史教研员罗堂怡主任、嘉积中学教学线领导、东片区兄弟市县的历史教师们参加了本次活动。
活动第二项:初中教学课堂展示
为了探究初三高效复习策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全面提高,让多样的教学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并得以提升。嘉积中学的曾高老师和海桂中学的邹惠强老师以《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为主题,为在场的老师们呈现了两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曾高老师的复习课,设计巧妙、有趣、有效。以带领学生编写《中国共产党简史》为主线,通过指导学生撰写目录、利用地图寻找重要城市讲述重要史实、拟定本书总结词等独具匠心的设计,既完成了史实的回顾,也落实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历史核心素养,实现价值引领的目的。整堂课注重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师生、生生互动充分,体现了教师极高的专业素养和扎实的基本功,得到听课老师的高度认可。
邹惠强老师的复习课,通过问题驱动教学任务的模式,激发兴趣,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同时采用大量的文字、图片、地图等多种形式材料带领学生完成了史实回顾,进行能力培养,落实历史核心素养,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并通过多种题型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做题方法指导。邹老师的复习课,注重细节、课堂氛围热烈而活跃,扎实高效,充分体现了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得到听课老师们的高度评价。
在琼海市历史教研员罗堂怡主任的主持下,来自琼海、文昌、陵水、定安等市县的老师们从教学设计、学生表现和课堂生成等多角度对本次示范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活动第三项:专家讲座
海南师范大学王向红教授以“初中历史单元复习的策略——以《封建时代的欧洲》为例”为题进行专家讲座。王教授将单元复习分为六个步骤:1.考量单元的总体定位,提炼单元复习立意;2.制定单元复习目标,确定单元复习难点与重点;3.挖掘单元历史逻辑,搭建单元逻辑结构;4.查漏补缺,夯实基础;5.问题探究,深化认知;6.真题检测,评估效果。王教授的讲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路清晰,为中考历史的单元复习指明了方向。
活动第四项 高中教学课堂展示
由嘉积中学王丽娜老师和嘉积二中郑正谊老师上选必三第9课《古代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王丽娜老师从三兔共耳文化现象切入,立足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两个关键的学科素养,引出对丝绸之路上的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现象的探讨。王老师围绕敦煌是否是三兔共耳发源地,三兔共耳是如何对外传播等几个核心问题,带领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对不同史料的价值做了充分论证,最后揭晓了其文化内涵。并从对古代丝绸之路互惠互利共生共荣的认识中畅想了一带一路的建设。整节课从微观情境入手,以小见大,逻辑严密,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学生得到了很好的思维能力与学科素养锻炼。
郑正谊老师则从宏观着眼,精心设计了几个关键任务,以问题引领,任务驱动的方式带领学生探讨了丝绸之路的概念,路线,发展历程等重点内容,重视对教材资源的挖掘和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此外还注重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将现实中的一带一路与琼海博鳌等乡土元素相联系,让同学们畅所欲言,使家国情怀素养得到了贯彻落实。郑老师的课充满亲和力,注意对学生回答的鼓励和反馈,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达成教学目标。
两位老师教学风格截然不同,教学设计各有千秋,也很好适应了不同学情的现实需要。真正体现了同课异构的价值。在课后的点评环节,文昌的张主任和嘉中的吴组长也对两节课给予了高度肯定,优点和改进建议。
活动第五项 教学微讲座
海南中学程晓华老师带来《立足课标,挖掘教材,达成素养》的教学微讲座。陈老师同样以第9课为例,分享了自己的备课心得。他特别强调了以课标为导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进行教学的重要性。他从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几个方面,结合本课教材中的现有素材,如诗歌,文献,地图,图片等,围绕课标中的商路,商品,文化交流等重点内容,一一做了详细的解析和问题设计。程老师的示范充分体现了教材是备课的第一资源,老师要研究教材,用好教材,而不是一味补充其他额外资料,真正做到精准备课,高效备课。
此次历史教研活动内容丰富,参会老师们满载收获而归。大家一致认为,今后要多交流、多研讨,汇聚集体的智慧,齐心协力探索历史教学的新路径,推进历史学科教研迈向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