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引领  研思致远——县级课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阶段性研讨活动

Autumn。
创建于2024-05-01
阅读 6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老子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学校课堂亦是如此。为推进课题工作的扎实、深入研究,总结分享课题研究阶段成果,让课题推动教育教学的发展。县级课题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进行了阶段性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由林秀平老师主持。课题组成员相聚田径小学,进行课题研究活动。

       张坤生老师在教学《为人民服务》一课中,紧扣文章的中心“为人民服务”,引导学生读懂文本。初读时将文本由厚读薄,概括出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中心论点展开的三个分论点,并随之对议论文进行介绍,使学生对议论文形成初步印象。再将文本由薄读厚,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总结出文本所运用的方法——引用、对比、举例子,使学生对议论文有了进一步理解,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

       李文珠老师在教学《母鸡》一课时,紧抓情感变化这条主线,找读关键语句,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老舍对母鸡的感情变化,感受母爱的伟大;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文实践。李老师力争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享有个性化的开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林秋鸾老师教学《猫》一课时,引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体会猫的古怪性格;通过找生动具体的事例,感受猫的可爱特点;通过对比朗读,体会语气词可让语气更加有亲切感,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三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且由扶到放,利用小组自主合作探究,进一步学习通过三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感受猫的古怪和可爱性格,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张勇华老师授课《动物儿歌》一课时,紧密围绕儿歌内容,通过多层次、互动性强的活动,巧妙融合了字词学习、文化教育、情感培养和语言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在阅读课文并画出小动物们的本领时,结合同桌讨论,使学生在互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同时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参与感。

       赖燕虹老师在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时, 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表达效果” 。整个教学过程中,合时宜的放手让学生读读、写写、议议,通过动脑、动手、动口的方式,培养了他们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后,课题组成员们聚在一起,积极探讨,大胆反思,主动学习,认真总结,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力求达到教研活动的目的和良好效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无止境,教研的路上,任重而道远。我们必将一直行进在教学研究的路上。

阅读 6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