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基地之“老物件”篇

研学基地
创建于04-30
阅读 7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被岁月淘汰的不一定就是老土的,随着时代发展,老物件已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成了老一辈人珍贵的回忆。走近我们研学基地的民俗文化展览馆,宛如踏进时空隧道,徜徉在流逝的岁月当中。


     我们脚下的这条路用磨盘砌成,石磨盘作为人们粉碎粮食的工具,历史悠久,使用时间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它奠定了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社会进步,现代化机械代替了古老的磨盘,很多磨坊被淘汰,石磨也没有了原来的使用价值,但是几千年的历史变革,磨盘作为古老的生产工具,承载着丰富的寓意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时来运转。

   碾子

     碾子由碾台、碾盘、碾滚和碾架等组成。碾盘中心设竖轴,连碾架,架中装碾滚子,多以人推或畜拉,碾盘和碾滚上分别由石匠凿刻着很有规则的纹理,其目的是增加碾制粮食时的摩擦力,通过碾滚子在碾盘上的滚动达到碾轧加工粮食作物的目的。碾盘架在石头或土坯等搭成的台子上。为了使碾砣滚动时不从碾盘上掉下来,碾砣以两个轴与围着它的碾架(方木框)连接。碾架外端的延长木作推碾的手柄或绑套牲畜的杆儿,里端与立在碾盘中心的轴杆连接。过去,北方大部分地区麦子、玉米等粮食碾碎加工时使用石碾子。石碾子主要是指用人力或畜力把高粱、谷子、稻子等谷物脱壳或把米碾碎成碴子或面粉的石制工具。

一种古老的灌溉工具就是辘轳井,辘轳是古代的一种起重机械,是绞车的一种。通过让孩子认识辘轳,了解辘轳工作的原理,培养孩子热爱科学的精神,感悟科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要学习辘轳那种,一经转动,就要坚持到底的精神,懂得饮水思源、不能忘本、吃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感悟生命的意义与真谛!

    在民俗展览馆这里我们看到了时代的缩影,历史的发展,这间80年代的办公室,承载着真实的岁月痕迹,像大头黑白电视机、人体模型、教学模具、印刷器具,以及学生成绩单、报纸、乐器等等,展示了时代的变迁与教育的发展,成为了学生们的德育课堂。这间老宿舍,小木床,大坐钟,一张张粮票,通过给学生讲解宿舍里的每一件老物件的故事,让他们铭记老一辈人的奋斗历程及艰苦朴素的精神。

    以前人们的农村生产生活的用具,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这些老物件以及用途,感受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体验历史变迁的痕迹,感悟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乡土文化!

   地排车也叫地拉车,是七八十年代极为普遍流行的生产劳动和家庭生活的运输工具。在当时,人们的生活几乎离不了地排车,平时农忙、运送公粮、购买媒炭、冬天储存大白菜、修房盖屋运输建材废土、甚至拉上了年纪的老人出行、病人看病都用得上它。更不要说隔三岔五赶集卖水果蔬菜、走街串巷叫卖烧饼、收垃圾卖破烂等做买卖的人群了,地排车是他们的专用工具。不过早些年里一般人家里没有地排车,用的时候需要到别人家里去借。到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因为土地分产到户,大多数农人家里都添置了地排车。再后来,村里家家都喂起了牲口,庄稼人不再自己拉地排车了,套上牲口,轻轻松松地就干完活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地排车已经很少使用,即便如此,它曾带给我们的重要作用,还有那份深深的情感和记忆,让我们这代人,久久难以忘怀!通过让孩子认识地拉车、了解地排车的重要性,感叹时代的进步,回味过去的付出,珍惜美好当下,展望新时代的高光时刻。

阅读 7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