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绕童心,美好相遇
——茶棚幼儿园大一班养蚕记

创建于04-30
阅读 47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活动背景:

        生活即教育,生活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进行的。幼儿园的课程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存在于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我们应关注幼儿的生活,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发现有价值的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让幼儿“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教师应“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

        春天又到了,万物复苏,班级中植物角里的小花小草也睡醒了显得格外有生气,虽然植物品种丰富多彩,但好像还缺少小动物的养殖,于是一场关于养殖什么小动物的讨论便开始了。

夙夙:我们养小鱼吧,它有漂亮的大尾巴!

悦悦:我想养小鸡,毛茸茸的多可爱啊!

芮芮:我想养小蝌蚪,它慢慢地会长出脚,然后变成青蛙,多神奇呀!

辰辰:你们这些都太普通了,蚕见过没有,我家有蚕,我们来养蚕吧!

        讨论过程中,辰辰小朋友提出可以养蚕,因为他的家人每年春天都会在家里养蚕,家里有许多蚕宝宝。讨论到最后,有小朋友们说:“我们在班级的植物角养蚕宝宝好不好啊?”由于大家都没有饲养蚕宝宝的经历,一下子就激起了孩子们强烈的兴趣,别的小朋友全都大声地说:“好!好!养蚕宝宝咯!”。于是我们便与辰辰家长联系,请家长让辰辰小朋友带一些蚕宝宝到学校来,准备记录下蚕宝宝的成长过程。

萌宝养蚕记

初见蚕宝宝

        《指南》指出“要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知识经验。”一个小小的盒子,引发孩子探索的兴趣。孩子们在“十万个为什么”的海洋中想要一探究竟。

阳阳:咦?这个蚕怎么是白色的?

媛媛:它们身上的花纹像斑马线一样耶!

黎黎:它们好小呀!黑黑的是什么呀?

瑄瑄:黑黑的是芝麻吗?黑黑的好像豆子。

俊汐:哈哈哈,那可是蚕宝宝的大便!

       在与蚕宝宝见过面后,孩子们与老师一起学习饲养蚕宝宝的小知识,通过图片的形式宝贝们了解到了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以及饲养小妙招。

探秘蚕宝宝的身体结构

        你看你看,一开始的时候,蚕宝宝是黑色,现在有些蚕宝宝的身体变得有些白了。”

你们看蚕宝宝的嘴和眼睛在哪里呢?

我也没看见,我们问问老师吧!

你们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它们吆。

你看它的身上有一段没有脚,它身上好像有毛。

那不是毛,是脚。

它的脚好像有吸盘,它能黏住东西。孩子们讨论结束了,她们到底对蚕宝宝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什么?于是我们围绕蚕宝宝开展了知识普及:

01:29

    蚕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共由十三节构成,头部有口和六对单眼。胸部有三对尾端尖突的脚(胸足)。腹部有四对圆形肉质的脚(腹足)及一对尾足,腹足可以帮助蚕在桑叶上爬行。

采集桑叶

       一天早晨,平静的教室传来了一阵激烈的呼喊声。

老师,桑叶快要没有了,蚕宝宝马上挨饿了!

老师,我听奶奶说我们小区有一棵桑树,有许多的叶子呢,我可以摘一些来!

老师,我家附近也有,我也可以摘。

       大家争先恐后地说着,但今天蚕宝宝没有“食物”吃,怎么办?

      最后,我们决定一起去幼儿园里找一找有没有桑叶,最终我们发现在幼儿园厨房旁边有一棵小桑树,小朋友们采集了桑叶,晚上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蚕宝宝寻找“食物”,孩子们既解决了蚕宝宝的食物,又感受摘桑叶的乐趣。

照顾蚕宝宝

      孩子们每天都早早入园,想知道蚕宝宝是否有新的变化:是否蜕皮、是否长大、食物是否足够......因为我们知道蚕宝宝吃有水的食物会拉肚子,所以雨天摘回的桑叶需要晾干或者擦干水。希望蚕宝宝能多吃些食物,快快长大。

蚕宝宝的成长记录

        在孩子们的精心呵护下,蚕宝宝慢慢地长大了,在这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为蚕宝宝记录下了成长过程。

蚕宝宝的用途我知道

        记录了蚕宝宝之后,孩子们对蚕宝宝的用途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于是我们决定一起来探索蚕宝宝有哪些妙用。通过一起观看科学大百科的视频介绍,孩子们知道了原来蚕宝宝浑身都是宝贝。

01:08

       蚕宝宝吐出来的丝可以做成漂亮的衣服!蚕砂可以做成小枕头,它具有清凉降火的作用,同时还能促进我们的大脑发育呢!蚕砂还可以泡茶喝,有很好的中药效果!

蚕宝宝生病了

       突然有一天蚕宝宝有点儿不一样了,身体黄黄的,一动不动地躺在那儿,也不吃桑叶了,怎么办?这可把孩子们急坏了。

蚕宝宝是不是死了?

蚕宝宝为什么会死了呢?

蚕宝宝桑叶是吃多了,撑死的。

我觉得不像,它的肚子又不是鼓鼓的。

        大家开始仔细寻找着蛛丝马迹,一一验证之前的猜想,可惜并没有找到让蚕宝宝死亡的最终原因。当孩子们走进盥洗室,意外发现地上躺着一些小虫子,恍然大悟,才知道因为近期天气变热,蚊虫增多,昨天放学后老师在班级喷洒灭蚊喷雾剂,蚕宝宝闻到了灭蚊喷雾剂的气味也就被毒死了。蚕宝宝的死亡之谜总算解决了,为蚕宝宝感到惋惜的同时,有的孩子再次自发的从家里带一些蚕宝宝来学校,大家准备一起好好照顾它们。

00:37

领养“蚕宝宝”

      “五一”劳动节的时候,班级的养蚕计划面临新的问题,5天无人看管,幼儿集体讨论得出两个方案。

彭彭:我们可以每人领养一只蚕宝宝回家照顾,开学带来。

润叶:我想一人将所有蚕带回家照顾,开学再带来。

嵛然:我可不敢带回家,我家里有小妹妹,她会害怕。

一航:我们投票决定吧,这样公平些。

幼儿齐声说:“赞同”由幼儿发起的投票,最终大家同意静瑄一人带回家照顾。

从资料里了解蚕宝宝

        从蚕卵到蚁蚕到2龄蚕到3龄蚕到5龄蚕,蚕宝宝们每天都在蜕变。蚕宝宝每天都吃桑叶,身体也渐渐从黑色变成白色,更加漂亮了。吃起桑叶来,速度也更加快了。当然,生长速度也越来越快,身体变得圆滚滚。孩子们也会自主的去翻阅、查找一些关于蚕的知识……

模仿“蚕宝宝”

        孩子们趴在地上,用小手和小脚模仿蚕宝宝的蠕动。他们慢慢地、一扭一扭地前进,仿佛真的变成了那些可爱的蚕宝宝。有的孩子还加上了有趣的表情,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在幼儿园的养蚕活动中,孩子们还将自己包裹在“蚕茧”中,体验蚕宝宝在蚕茧中的感觉。他们蜷缩着身体,静静地感受着茧的温暖和舒适。仿佛自己也置身那个神秘的蚕茧世界中。

00:14

孩子们的养蚕计划还在进行中......

活动小节:

活动价值

        环境生成课程,课程来源于生活。在养蚕的日子里,孩子们虽然有些不熟练,有些笨手笨脚,时常会出现一些小意外,但是她们每天都会努力细心地照顾这些弱小的生命,给了蚕宝宝们一个温馨快乐的家。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仅感知了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感受到生命的奇妙,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探究体验的机会,亲身感受到饲养蚕宝宝的喜悦与失去蚕宝宝的伤心过程,并一起努力找寻造成饲养失败的原因,为下一次饲养成功积累经验!

教育行为反思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借助蚕宝宝的饲养过程发展了幼儿的探究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爱心的体现,知道并了解到蚕宝宝的进食、生活习性等。这次活动,教师借助“图片介入”、“实物介入”和“绘画介入”这三个主要的介入点来组织“蚕宝宝饲养”活动,使幼儿在看看、玩玩、想想以及动手中培养探究能力,在饲养过程中,部分幼儿由于对蚕宝宝的观察和了解不够细致,因此绘画表征时体现出经验不够丰富,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能够始终关注活动自身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进一步支持策略

        在阅读区投放关于蚕宝宝的书籍,让孩子了解到更多关于蚕的知识。另外让孩子们尝试用其他小动物代替蚕宝宝并进行食物的采集、饲养、观察等行为,观察不同动物的饲养过程会有什么不一样的体验和饲养知识。教师要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给孩子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索行为,为幼儿积累经验,让幼儿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

编辑 | 姜椿云

一审| 李   丹

 二审 | 李本环

日期 | 2024年5月7日

阅读 47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