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演”筑防,共享“食”光
新建区太阳升食品安全应急演练
为切实做好幼儿园食品安全工作,有效提高教职工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紧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减少食品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2024年4月29日,新建区太阳升🌞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活动。
2024年4月29日下午,大一班幼儿在吃午点时,班主任老师发现班级多名幼儿出现呕吐、腹痛等症状,其中一名幼儿剧烈呕吐并伴有头晕现象。
班主任老师立即报告保健医生幼儿的不适症状。副班老师立即阻止其他幼儿进食并迅速带领班级其他幼儿撤离现场和保护现场,并严密观察幼儿健康情况,有无腹痛、恶心等症状。
保健医生接到通知后,迅速到达大一班,根据现场观察,短时间内有不同幼儿同时发病,以及幼儿发病时的症状,初步判断为食物中毒疑似病例,并立即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和拨打120。
同时将症状较严重幼儿带至保健室,给幼儿测体温、用手电筒检查幼儿口腔和喉咙,询问幼儿不适的具体症状。班级老师致电疑似食物中毒幼儿的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幼儿居家情况,告知家长幼儿在园呕吐情况,并做好安抚工作。
03
启动应急预案
熊招群,卢金霞园长接到通知后立即下达启动《食物中毒应急预案》,通知全园各班级密切观察在园幼儿,并向食品安全监督局和上级教育相关部门报告发生了疑似食物中毒的情况,并按上级有关部门指示,应急小组成员迅速按职责分工,科学有序地开展食物中毒应急处置工作。
厨房从业人员停止食品加工,食品安全管理员封存一切剩余可疑食物及原料、工具、设备、食品留样等,防止人为破坏现场,待所有人员离开厨房后,关闭厨房门窗,等待上级部门调查。后勤保障组立即对疑似食物中毒幼儿经过区域进行消毒处理,并对大一班进行暂时封锁。保安把好园门关做好应急接应准备。
疏散幼儿带离疑似中毒幼儿后,大一班保育老师立即开窗通风,做好自我防护后,将地上呕吐物装进留样袋,按照幼儿园呕吐物处理标准对呕吐物进行消毒、覆盖、清洁处理。对教室里桌椅、教玩具、地面等进行彻底消毒与清洁。
留样:将幼儿呕吐物进行取样封存,并做好标识。
覆盖:将呕吐物用报纸覆盖,并用84消毒原液进行消毒。
清理1:呕吐物消毒30分钟后,保育老师从外到内将呕吐物全部包裹后跟报纸一起放入垃圾桶中,加入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溶液再次进行消毒并封好袋口,做好已消毒标识。
清理2:呕吐物为中心的地面、椅子等消毒作用30分钟后,保育老师由外向内进行地面清理,最后用清水拖拭干净。
清理3:清洁中使用的拖把、小桶等工具,用有效氯5000mg/L消毒溶液进行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分开晾干。工作人员依次脱下防护用品消毒封好袋口做好已消毒标识,用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
06
心理疏导
演练结束后,我园各班教师对幼儿进行心理疏导,稳定幼儿的情绪,同时让孩子们了解食物中毒演练的目的,进一步提高了幼儿及教师的食品安全意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通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增强了后勤管理人员、厨房工作人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我园管理团队应急处置能力,强化了全园教职工对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规范和熟练掌握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的流程与要点。
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食品安全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公共卫生问题。
近日,“五毛食品”又被点名了!“虾扯蛋”辣条、“爱情王子”辣条、“黄金口味棒”辣条、“欧飞”辣条等“五毛食品”,通通榜上有名。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这些不合格的辣条产品企业,严重危害了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引起了社会和广大家长的关注。
“五毛食品”即为单价为“五毛”左右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因其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受到儿童、青少年青睐。但其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甜味剂、防腐剂等超标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
“五毛食品”最为严重的问题是添加剂“任性”添加。除了面粉、食用油和辣椒,这些食品大量使用各类调味料和添加剂,因大部分是人为操作,限量把控上无法得到保障。比如在一款名为鱼酷的产品外包装上,可以看到,配料依次是小麦粉、色拉油、加碘食盐等9项,而添加剂有20多种,涉及增味剂、防腐剂、抗氧化剂,光甜味剂就多达7种。
为孩子们的健康饮食,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朋友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家长要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学习,关注食品安全信息,了解各类不安全食品对孩子健康的影响并加强对孩子食品安全及健康饮食教育,增强其识假辨假、安全消费意识及能力。
二、了解孩子饮食特点,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膳食,以正餐为主,少吃或不吃零食。
三、教育孩子尽量在家或正规餐饮场所就餐,不买校园周边、街头巷尾流动摊贩的“五无食品”;不食用来源不明、假冒伪劣、过期的食品。教育孩子购买食品时要做到“一看二闻三触摸”。
四、加强对孩子个人卫生教育,养成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防止病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