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第三小学“研学增见识,寓教助成长”——研学实践活动

深夜幻境
创建于2024-04-30
阅读 274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天地为教室,以自然为课本,在春日中寻觅家乡历史足迹,弘扬爱国情怀,在趣味研学中探索自然真知。4月29日,吉木萨尔县第三小学开展了以“研学增见识,寓教助成长”为主题的研学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激情,提高了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

沐浴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孩子们怀揣着激动的心情列队入场。工会主席牛东蓓与学生代表庄重地交接旗帜,旗帜在风中飘扬,犹如扬起的航帆。学生代表带领学生庄严宣誓,宣誓结束后,工会牛主席发表讲话,为研学活动的开启注入更多的活力和信心,也让同学们懂得了此次研学的意义。

乘风出发  沐春而行

一路迎风,一路欢歌,经过一小时的车程,同学们顺利到达了今天的第一站——北庭沙漠公园。在这里同学们将学习防风固沙的本领——麦草方田格。

       踏着春风,走进沙漠,孩子们来到了北庭沙漠,在这里体验了真正的防风治沙——麦草方田格,刚开始同学们见到沙漠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随着讲解员的教学,同学们神情逐渐严肃,意识到了沙漠环境的危害。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同学们三人一组,一人挖土槽,一人种麦草,一人填沙子。井然有序的合作在麦田格制作中体现了出来。最终麦草方田格,完美呈现了出来,这离不开同学们的协调合作。

       经过一上午的实践活动,收获满满的同学们终于迎来了吃饭时间,品尝着美味的田园风味餐,也更加深刻的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同学们想起了,诗人李绅的《悯农》这首诗,不由轻声背诵起来。

       经过短暂休息,很快来到了孩子们最向往的——吉木萨尔县博物馆,也是今日研学的第二站。在讲解员的讲解下,同学们听到精彩处,时而沉思,时而高兴,有的同学会对讲解员提出自己的疑惑,讲解员不停为同学们耐心解惑。

      下午5点我们来到了第三站的研学点——丝绸之路遗址博物馆。

       在这里同学们学习了研学课程,拓印,拓印就是把一张坚韧的薄纸事先浸湿,再敷在石碑上面,用刷子轻轻敲打,使纸入字口,待纸张干燥后用刷子蘸墨,轻轻地、均匀地拍刷,使墨均匀地涂布纸上,然后把纸揭下来,一张黑底白字的拓片就复制完成了,这种复制文字的方法,称之为"拓印"。它是将石刻或木刻文字,用纸、墨拍印出来,以便保存和传播的工艺方法。同学们跨越时空长河,在学习古人的技艺,这种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同学们的手中得以传承。学生通过体验拓印来感悟我国的历史传统文化。

       在丝绸之路遗址博物馆中,同学们看着一些古代城墙的模型,不由得开始吟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起了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里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如此恶劣的环境,西域迎来了它的第一位都护——郑吉,同学们对这位西域都护他的爱国之情,高度敬佩。

      北庭古城遗址,是同学们的第四个研学点,在这里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北庭古城的由来,如今断壁残垣都如此辉煌,在古代该有多么宏伟,同学们在此认真听讲。在解说员的指引下同学们开始游览,深入了解,品味古城遗址,探讨爱国精神。

      最后,工会牛主席为优秀学生颁发结业证,为本次研学活动过上了圆满的句号。


       实践是最好的学习。研学之旅让同学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自然,真正做到了研有所值,学有所思,旅有所乐,行有所思,相信吉木萨尔县第三小学的学子们定能不负韶华,奋发有为,成为新时代的好少年。

编辑:马明

初审:叶银燕

终审:李文忠

阅读 274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