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相伴 健康成长”——心灵驿站线上专栏又跟大家见面咯!五一假期已到,可是有的学生却说,“假期虽然来了,我却开心不起来… 因为近期结束的期中检测或适应性考试,决定了我的假期质量”。莫慌!孩子!这里就有两个问题啦,一是考后心理调节,二是如何安排我们的假期。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吧,不怕问题多,就怕不知问题出在哪,我们既然知道了困扰我们情绪的问题,那我们就好把它们一一击破。那我们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些什么呢?请大家及时查收并积极安排时间学习。愿阳光一直与我们相伴,用心共促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
考后心理
每一张试卷的背后,都隐藏着无数汗水与期待。而当那最后一笔落下,考试钟声敲响,是不是觉得心跳都加速了几分?但你知道吗?这,只是人生旅途中一个小小的节点。真正的精彩,是在考试之后,当你选择做个勇敢的人时,才刚刚开始!
考试是什么,考试就是你这半学期来学习的具象。通俗点就是也不知道自己学咋样了,那我们就来检测一下吧,考试的结果就是学习程度的体现。所以,从我们自己角度出发,在每次考试后,我们要进行合理的归因。
另外从家长的角度,要做些什么呢?这里就要求家长朋友们来学习啦!
1.正确看待考试
考试只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性检验,绝非一锤定音的评判。我们的人生中会经历大大小小的考试,有些考试是为了帮助我们检验这一阶段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而有些考试是为了帮我们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考试不是终点,不是完结,而是代表着一个新的开始。具体我们应怎么做呢?(1)正确认识学习,摒弃功利性,鼓励孩子广泛阅读,注重情感培养。(2)以发展性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长,不因一次不理想而否定孩子的努力和未来潜能。(3)将孩子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可以询问孩子在学习中需要的帮助,与孩子商量,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直接因为自己的担心和不安替孩子决定他的学习方式和未来。(4)坚持自我成长,调整情绪状态,为孩子做积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榜样。
2.对孩子抱有积极期待
心理学家罗林塔尔对一到六年级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然后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交给了校长和老师。八个月后,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成绩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而且性格活泼开朗,更善于与人打交道。有人会说,这些学生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真相却是,名单上的学生都是随机挑选出来的。这给我们一个启示:大人的期望和鼓励,会改变孩子的命运。“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多给孩子鼓励,你会发现他们慢慢变得更优秀。
3.不对结果抱有执念
你对孩子的执念越多,孩子内心受到的干扰也越严重,你所见的成长,往往只是他为了满足你的期望而展现的外在成就。当孩子以不太舒适的方式达成父母的目标时,他内心就会开始拧巴,其内在与外在逐渐分离,状态越来越差。空心人,学霸抑郁就是那么来的。顺其自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更好的。当一个人的状态是自治的,他内心就有力量去做下一件事。如果过分强调眼下这件事(考试),而破坏了他的状态,就没有足够的能量去做下一件事了。人生不是只有一件事,接纳所有的结果,只要付出了足够的努力,结果是好是坏没那么重要。关键是,孩子要有勇气去做下一件事。
4.教会孩子学习
一位作家曾对她的儿子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父母必须要让孩子知道,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截然相反的人生。你若有读书的机会,只要抓住了,人生就不再是“单选题”,而是有多个选择的机会。父母更要告诉孩子,任何取得一定成就的道路上总是伴随着曲折,充满着艰辛,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就必须付出努力,这是每一个孩子学习的责任。
5.给孩子一座攀登的山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给你一座高山,自己去攀登,而你要做的就是坚持下去”。父母的责任,便是引导孩子发现那座属于他个人的高峰,随后激励他勇攀高峰。一旦孩子确立了明确的人生志向,他的每一步前行都将更为坚定,目标更加清晰。当我们为孩子布置任务时,不必急于传授方法,只需明确告知期望的成果,并在必要时提醒安全事项。至于方法,让他自己去想,在这期间,我们只要做好鼓励再鼓励,去挖掘孩子的想象力,而不是告诉孩子“标准答案”。
好的家庭教育要体现温度,用心用情,润物无声,才能产生浸润的效果。
家长篇
那么,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吗?哦,对了,还有孩子说,老师,我也很想读,但是就是读不进去。
孩子,老师只能建议你怎么做,毕竟,路在自己脚下,没有人可以决定你自己的方向。所以,必须行动起来,通往光明的道路是平坦的,为了成功,为了奋斗的渴望,我们不得不努力。
那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吧!
“假期质量”,假期质量由什么决定呢?疯狂卷还是疯狂玩?那肯定都不是,老话常谈,那得劳逸结合,学该学,玩肯定也该玩,那我们怎么来安排我们的假期呢?
1.增加互动,改善亲子关系。
假期对于平时忙碌的家长来说是难得的亲子时光,家长应尽量在假期中制造一些积极的温馨的亲子互动。例如多和孩子作轻松话题的谈心;开展一些亲子小游戏;举行一些放松性质的家庭活动(一起做一顿饭;共同阅读一本书;一起看一部电影);进行亲子户外运动(跳操,打球)等。
2.理解信任孩子,给孩子适度的自由
首先,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根据事情的轻重缓急合理安排时间,列一项待办清单,即这个假期我们要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随后,让孩子自己制定细致的五一假期作息表。除了学习之外,允许孩子有自己的自由空间,并鼓励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如画画、做手工、跳舞、唱歌等。
3.以身作则,正面导向
孩子性格以及习惯的养成是与家庭息息相关的,受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应重视言传身教。因此假期时,家长应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做一些不良的行为活动,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陪伴孩子学习及休闲,正面导向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
4.积极教育,拥抱幸福
孩子们放假在家,可能容易不自觉“犯错”,这时候许多父母可能会选择责骂孩子。而有积极教育理念的父母更关注孩子的体验和感受,发掘孩子的优势,更注重对孩子成长型思维的培养和长远的发展。因此,当与孩子发生冲突时,家长一定要先冷静下来,先平稳自己的情绪,用平和的语气与孩子沟通交流。
学生篇
1.情绪调节法助你缓解负面情绪
假期前,如果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随着假期的到来,有的人悲观情绪会比往常更强烈。此时,不要压抑自己的这类感受,以下几种情绪调节方法也可以帮助大家在情绪失控时缓解自己的情绪:
呼吸放松法——吸气,缓慢并深深地吸气,约4秒钟使空气充满胸部。呼吸应均匀、舒适而有节奏抑制呼吸,把空气吸入后加停顿:呼气,要自然而然地,慢慢地把肺底的空气呼出来。注意放松的节拍和速度。
思维转换法——没有最糟糕的事情,只有最糟糕的看法,只要改变糟糕的看法,就能改变糟糕的应对方式,从而取得乐观的结果。在面对压力出现焦虑时,要学会时刻提醒自己,把注意力从消极方面转化到积极有意义的方面来,心情自然会豁然开朗。
能量发泄法——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量,不能适当地宣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所以,在不良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在适当的时机,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和吐槽;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
音乐调节法——医学表明,多听音乐能调整神经系统的 机能,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防止假期出现“过度放纵”
假期是让我们身心放松的愉快时光,也是体现我们自律自觉的良好时机。同学们应珍惜时间,做科学合理的规划,要合理的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进行学习和娱乐,但不可时间过长,也不能影响学习和正常的作息。
3.与父母保持互动,促进亲子关系
假期是难得的与父母长时间相处的机会,同学们可以借此机会多关心和陪伴父母,毕竟爸爸妈妈平时上班挺累的。同学们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些有趣的亲子游戏,邀请爸妈一起参与;可以向爸爸或妈妈学习一道他们的拿手菜,并做给他们品尝;还可以和父母一起爬爬山,放松放松心情。
4. 坚持运动,强身健体
生命在于运动,无论在校还是在家,我们都必须坚持每天有一定的运动时间。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消除疲劳,提高大脑中的血氧含量,并且能够促进大脑活动;还能够给人带来愉快和喜悦,并且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节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人们在运动中还能较好的克服孤僻,忘却烦恼和痛苦,协调人际关系,扩大社会交往,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一方面可以分担父母的负担,体验父母的辛劳;另一方面家务也可以增加我们的躯体运动量。
小贴士:
学会调整负面情绪的“八正法”:深呼吸、闻香、抚摸、幽默、倾诉、运动、专念、协作。
五一小长假不仅仅是放松游乐的时光,也是我们调整自身,努力进步的好机会。假期期间,希望家长和孩子们做好心理防护,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休闲时间与学习时间,学会自我调节与放松,以良好的身心状态应对假期的生活节奏。
最后,如果您和您的孩子遇到困扰,可以拨打以下心理咨询热线:
上外校阳光工作室热线电话:0575—89287389;
上虞阳光健心心理辅导中心热线电话:0575—82207699;
绍兴市“相约绍兴”热线电话:0575—88905959;
浙江省心理援助热线:96525;
省康复中心热线电话24小时:400900339查
祝大家有个平安健康快乐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