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   安全同行
——平顶山市第十七中学五一假期安全提醒及主题班会

十七中
创建于2024-04-30
阅读 32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莺飞燕舞风和煦,春来处处百花香,值此“五一”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十七中全体教职员工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问候,祝愿全体劳动者节日快乐,阖家幸福安康!为了让您和孩子度过一个平安、快乐、充实的假期,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4年部分节假日安排通知》,现将我校2024年“五一”放假安排及注意事项告知如下,请各位家长予以配合,家校携手,共同做好孩子们的监护和教育工作。

放假时间

【放假时间】5月1日(星期三)至 5月5日(星期日),合计五天。

【返校时间】5月6日(星期一)正式上课。


         4月30日上午,十七中各班开展了五一假期安全主题班会。

学习教育篇

        在假期休息期间,要教育孩子保持正常的作息时间,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和生活,劳逸结合,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孩子们要认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多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多读有意义的书籍,不要被手机夺走自己的青春年华和美好梦想。

安全教育篇

        为了落实“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教育为先”的方针,确保孩子安全、健康、快乐成长,提高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假期里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安全教育 :

🔴谨防溺水

       天气逐渐变热,溺水事故又将进入高发季,假期期间,家长务必要增强安全意识和监护意识,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加强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

(1)严格要求孩子遵守防溺水“七不两会”:

七不:

▪ 不私自下水游泳;

▪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 不在无家长陪同的情况下游泳;

▪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 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 不在上下学的途中下溪、河等游泳;

▪ 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两会:

▪ 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及时呼救和报告;

▪ 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教育孩子一旦发现有人落水,应及时大声呼救,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切不可贸然下水救人或手拉手组成“人链”救援。

(2)孩子外出时家长要做到“四知道”:

▪ 知道孩子去哪里;

▪ 知道孩子和谁去;

▪ 知道孩子去做什么;

▪ 知道孩子何时返回。

如果孩子未按时回家,要第一时间寻找

🔴交通安全

1.  教育孩子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并且左右观察,确定安全后再通过。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

2.  未满12周岁不能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能骑电动自行车上路;不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3.  教育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自觉遵守地铁、公交车、长途大巴车等乘车规范,待车停稳后,有序上下车;上车后坐稳扶好,不要在车上吃食物或喝饮料;不乘坐无牌无照的车船,不乘坐超员超载车辆;

4.  警惕汽车盲区,告诫孩子停驶的汽车也危险,让孩子牢记“三不”:不在车前跑,不在车后留,不在车边站;在家门口、小区内也不能放松警惕;

5.  开私家车出行,要提前检修车辆,确保车子状况良好;不要让孩子坐副驾驶位,4岁以下儿童须坐儿童安全座椅;家长也要做到开车时系好安全带、不看手机、不酒驾、不疲劳驾驶,安全出行。

🔴居家安全

1. 要防止在假期出现暴饮暴食的情况,注意饮食卫生安全。督促孩子勤洗手,按时进餐,瓜果需要洗净,不喝生水,防止“病从口入”;尽量避免孩子吃煎炸油腻、半生不熟、染有色素的食品;教育孩子注意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日期等信息,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

2.教育孩子注意防火、防电、防煤气中毒等相关事宜。加强消防“三清三关”教育,告诉孩子不要私自乱动、乱拆电线、插座和电器设备。

3.近期极端天气频繁,大风雷电频发,不必要尽量少出门,出门也要注意自己的个人防护措施,牢记安全第一。

4.教育孩子居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尽量不和陌生人聊天,更不私自去见网友;不信谣、不传谣;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信息;不点击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不向陌生人或网上认识的人借出微信号、QQ号、或银行卡,更不汇款、转账;发现被骗上当后,尽快报警。

🔴防欺凌教育

预防“校园欺凌”,应做到“三不”:

      (一)不做受害者

      ( 1 )不携带较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

      ( 2 )前往厕所、楼道拐角或者学校附近巷子等校园欺凌多发地时尽量结伴而行。

      ( 3 )与同学友好相处,宽容、理性、平和解决矛盾,不采用过激方式。

      ( 4 )提升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平时加强身体素质训练,以便在危险的时刻进行自保。

      (二)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三)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

      ( 1 )拒绝煽风点火,拒绝成为欺凌者的“帮凶”。

      ( 2 )拒绝当事不关己的旁观者,适当对被欺凌者表达同情和关心。

      ( 3 )在能力范围内施以援手,帮助被欺凌者。

      ( 4 )及时向老师、家长报告,甚至报警。

🔴心理健康教育

1.提醒孩子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每天有计划地完成假期任务,不突击、不拖拉;

2.家长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爱好,缓解孩子因学习和生活问题出现的焦虑心态,与孩子积极沟通互动,创建温馨的家庭氛围。

      最后,祝大家度过一个安全、愉快而又有意义的劳动节!


                平顶山市第十七中学

                     2024年4月30日

阅读 32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