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报社小记者发展中心承办·聊城第七中学小学部·研学旅行】四年级2班、3班·追寻圣人足迹 感悟国学魅力

聊报小记者富庆老师T
创建于04-30
阅读 99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齐鲁大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

        一山一水一圣人,共同凝聚了山东文化的生命和创造力。

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不仅孕育了儒家礼乐精髓,而且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

为了拓展学生视野、切身感受中华传统文化,聊城第七中学小学部于4月29日及30日走进曲阜,开启了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本次研学旅行由聊城日报社小记者发展中心承办。

🌸  序曲·启动仪式 🌸

聊城第七中学校长助理付倩倩致辞。

聊城第七中学党委书记宋庆飞为本次研学授旗,校长助理付倩倩接旗并挥舞研学旗帜。

本次研学旅行以“追寻圣人足迹 感悟国学魅力”为主题,通过走出去的方式,实现“最美的课堂在路上”,让儒家文化及孔子事迹更加深入人心。

各班配备了专业的研学导师、教官,还有聊城市传染病医院的儿科医生相随。

本次研学目的地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将带领同学们参观孔府、孔庙、孔林,及尼山圣境。

第一章·第1节·孔庙

万仞宫墙(wàn rèn gōng qiáng )“万仞宫墙”原名仰圣门。                                    

一仞八尺,万仞用以称颂孔子学识渊博高深,一般人无法领悟其中的奥妙。

原文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释义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明。”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和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循着至圣先师的足迹,怀揣对《论语》的课堂解读,我们来到了孔庙。这里古柏参天,碑碣林立,建筑群古朴典雅、庄严肃穆。踏着脚下的青砖,在老师绘声绘色地讲解中,以虔诚之心,前行……

同学们都拿出研学手册,精美的设计、详细的研学知识包、有趣的问题设置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认真听讲。

至圣庙的“至”没有上边那一横,同学们还记得这代表什么意义吗?

金声玉振:中国古代音乐以钟发声,以磬收韵,奏乐从始至终。比喻音韵响亮、和谐。也比喻人的知识渊博,才学精到。

“金声玉振”牌坊上面的神兽叫“犼”,又名望天吼,古代中国传说中龙生九子之一。其有守望习惯,故置于望柱之上。华表柱顶之蹬龙(即朝天吼)对天咆哮,被视为上传天意,下达民情。

古代中国能雕龙画凤的地方,除了皇家之所,也就只剩下孔府孔庙了。

“棂星门”是文庙中轴线上的牌楼式木质或石质建筑。“棂星”即灵星,又名天田星。《后汉书》记载,汉高祖祭天祈年,命祀天田星。天田星是二十八宿之一“龙宿”的左角,因为角是天门,门形为窗棂,故而称门为棂星门。皇帝祭天时,要先祭棂星。

成化碑即明宪宗御制重修孔子庙碑,成化四年(1468年)立。

霸下,又名赑屃、龟趺、填下、龙龟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为鳞虫之长瑞兽龙之九子第六子,样子似龟,喜欢负重,碑下龟是也。霸下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它总是奋力地向前昂着头,四只脚顽强地撑着,努力地向前走,并且总是不停步。

勾心斗角,原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后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古代建筑屋脊上神兽的顺序是龙、风、狮子、麒麟、天马、海马、狻猊(suan ni)、押鱼、獬(xie)豸(zhi)、斗牛、行什。都是传说中的神兽。龙是天子的象征,同时有着携水镇火的意思;凤凰是神鸟,麒麟是瑞兽都象征着吉祥;狮子是佛教中的护法王,象征着勇猛胃威严;天马、海马象征着皇家通天如海;斗牛、押鱼象征着风调雨顺,镇火防灾;狻猊象征着万兽之王;獬豸代表的皇家的正大光明,行什外表和猴子一样,作为压尾。

最前端的是骑凤仙人。

传说骑凤仙人是姜子牙的小舅子,想利用姜子牙的关系向上爬。姜子牙看出了小舅子的心思,但是知道他的才华和能力有限,因此对他说:“你的官位已经达到最顶峰了,如果在向上爬就会掉下来”。古代的汉族建筑师傅们就是根据这个传说,才把骑凤仙人放在最前端,如果在向前走一步那么他就会掉下去摔个粉碎。

杏坛,相传此处是孔子讲学之处。《庄子·渔父篇》载:“孔子游于缁帷(即黑惟,假托为地名)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宋代以前此处为大成殿,天圣二年(1024年)孔子45代孙孔道辅监修孔庙时,在正殿旧址“除地为坛,环植以杏,名曰杏坛”。于是,“杏坛”,成为教育圣地的代名词。

大成殿是曲阜孔庙的正殿,也是孔庙的核心,唐代时称文宣王殿,共有五间。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徽宗赵佶取《孟子》:“孔子之谓集大成”语义,下诏更名为“大成殿”,九脊重檐,黄瓦覆顶,雕梁画栋,八斗藻井饰以金龙和玺彩图,双重飞檐正中竖匾上刻清雍正皇帝御书“大成殿”三个贴金大字。为全庙最高建筑。

第一章·第2节·孔府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世袭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洪武十年(1377年)始建,弘治十六年(1503年)重修,曾占地240亩。

孔府共有厅、堂、楼、房463间。九进庭院,三路布局:东路即东学,建一贯堂、慕恩堂、孔氏家庙及作坊等;西路即西学,有红萼轩、忠恕堂、安怀堂及花厅等;孔府的主体部分在中路,前为官衙,有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有前上房、前后堂楼、配楼、后六间等,最后为花园。孔府仿照封建王朝的六部而设六厅,在二门以内两侧,分别为管勾厅、百户厅、典籍厅、司乐厅、知印厅、掌书厅、公共管理孔府事务。

孔府厅堂有两张条凳,被称为“冷板凳”。据传明朝贪官严嵩将孙女嫁入孔府,严嵩事发,求助衍圣公。衍圣公避而不见。严嵩在此屋内条凳上枯坐四个时辰,未果。后世遂将此屋内二条凳称为“冷板凳”。

第一章·第3节·孔林

我们拜谒了【至圣林】,俗称孔林,是安葬孔子及其后裔的墓地,占地3800余亩,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延时最久、墓葬最多、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被誉为“天下第一林”。

肃立孔子墓前,缅怀先哲,体会孔子与弟子们之间深厚的师生情谊。

第二章第1节·大学堂

大学堂总建筑面积为6.5万平方米,建筑高度49米,位于尼山圣境的核心区—“宫像区”。“宫像区”的“宫”指“儒宫”即孔子大学堂,像指72米高的孔子像。大学堂布局七十二贤廊、诸子百家廊、礼乐堂等。

其中,“七十二贤廊”,是一座90多米长、16米宽、16米高的雕塑大厅。七十二贤廊既是进入主厅前的休息大厅又是一个故事大厅。通过用三十组雕塑展现孔子与七十二名弟子的生动故事。步入七十二贤廊的参观者如同与七十二贤人一起成为孔子的弟子,向老师求教。

到达尼山圣境后,同学们进入“大学堂”学习儒家文化。

大学堂依山而建,整体呈退台式形制,儒家思想智慧与现代建筑艺术结合,包含集贤厅、大学之道、七十二贤廊、仁厅、义厅、礼厅、智厅、信厅、礼乐堂等有序的、仪式化的文化空间。

大学堂是文化的学堂、艺术的殿堂,通过东阳木雕、山西泥塑、苏州刺绣、福州漆画、景德镇陶瓷画等中国传统艺术经典之作,表达不同的文化主题。

00:34

同学们在学习先贤故事之后,还观看了“天下归仁”音乐灯光秀、手书论语,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二章·第2节 夫子洞

当天,大家还参观了尼山孔庙,瞻仰了传说中孔子的出生地—夫子洞。

第三章·拜师礼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此次研学中,同学们身着汉服,举行了庄严隆重的拜师礼。

同学们通过参加神圣庄严的拜师礼,感受“师道”崇高的精神文化内涵,感受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终章·圆满

          聊城第七中学小学部曲阜研学活动内容丰富充实,让同学们重学古礼,感受儒家文化精髓,接受孔子智慧启迪。两天时间同学们满载而归,纷纷表示要胸怀大志,坚定信念,勤奋好学,书写更加灿烂的人生篇章!

美好的研学旅行圆满成功结束了。本次研学活动由聊城日报社小记者发展中心承办,各项预案准备充分,研学课程安排科学得当,班主任、研学老师、教官及司机师傅不辞辛苦,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为每位同学安全文明研学“保驾护航”,确保了整个行程的安全有序。

研学过程中,同学们玩学结合,积极参与,认真记录,文明礼貌,纪律严明,表现出聊城第七中学小学部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受到一致好评。

通过这次研学旅行,进一步拓宽了学生视野,促进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增强了同学们的探究意识、团队意识、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阅读 99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