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题呈现
二、试题分析
(一)情景和地图
太行山脉东麓有一条“盛产”古都的大走廊;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十周年。两幅地图:华北平原上的冲积扇;黄河流域局部图。
(二)考查知识点
1.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2.影响首都城市分布的因素;
3.水资源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
4.家乡的可持续发展建议。
(三)考查视角
家乡视角
考查的课标内容要求
1.运用地图、图像等资料,说明秦岭——淮河等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在地理分区中的意义;
2.进行野外考察并利用图文资料,描述家乡典型的自然和人文地理事物和现象,归纳家乡地理环境的特点,举例说明其形成过程及原因。
3.举例说明家乡环境及生产发展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和变化,并尝试用绿色发展理念,对家乡的发展规划提出合理建议,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意识。
(五)考查的素养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
参考答案
(1)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界线;山西省和河北省的行政分界线;地势第二阶梯和第三阶梯分界线。(答出2点即可)
(2)地形平坦开阔(1分);河流较多,水资源丰富(1分);西侧山脉形成天然屏障有利于防御(1分);温带季风气候,温暖适宜(1分)(答出3点即可)
(3)可缓解华北地区缺水状况(1分);保障工农业用水,有利于工农业发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1分);改善京津冀地区环境问题(1分)。(合理即可)
(4)加强宣传,提高人民节水意识;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提高水资源储备能力; 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防治水污染;沿海城市可以海水淡化。(答出2点,合理即可)
学生易错点:
第一题
1.审题不清没有回答太行山脉的分界线意义,而是照搬材料回答了太行山脉的重要性;
2.分界线意义混淆,常见错误为认为太行山脉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分界线。
第二题
1.审题不清,理解题意不到位。题目要求分析太行山东侧山麓地区盛产古都的自然原因,有的学生从历史、人口、经济等方面作答,山脉的天然屏障利于防御这一点答出的学生比例很低;
2.从资料和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较弱,不会组织地理专业语言答题;存在抄材料的现象。
第三题
1.题目要求分析对京津冀地区的积极影响,有的学生从全国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分析;
2.存在抄材料的现象,有的学生直接把材料二抄了一遍。
第三题
1.部分学生对南水北调工程概念模糊 答题出现修建水电站;
2.答题缺乏条理性,没有编号,重复描述一个得分点,例如:节约用水 ,用剩下的水浇花.... ;
3.答题用语不规范,例如:修建水库写成建立储水池 、蓄水池 、水池;
4.概念不清晰, 例如:“发展节水农业”写成“灌溉农业”或者直接写“滴灌” 。
编辑及审核:复兴区教研室 王瑞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