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数学之美,感受思维之舞——虞城县第三实验小学数学教研活动总结

小乔流水
创建于04-30
阅读 227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堂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师成长的舞台。为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共同促进一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自2024年3月12日起,为加强教师之间的学习与交流,共同促进一线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虞城县第三实验小学数学组开展了的常规听评课教研活动。此次教研活动,校领导高度重视,提前做出具体安排,朱坤杰校长和郭玉芳主任全程参与了数学听评课教研活动,并结合新课程标准从教学思路、课堂结构、教态教法、学法指导、教学效果等方面给予了准确、到位的评价。 教研期间,每一位躬耕讲台的教师都绽放出了有深度、有思想、有智慧的花,在教研结束后,感悟碰撞纷至沓来。

        听课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也是灵感与灵感的交锋,更是思想与行动的对话。数学组一共安排了13节公开课,在整个过程中,授课教师精心准备、深挖教材、巧妙设计,以娴熟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有效的课堂训练,奉献出一堂堂高水平的示范课,可谓精彩纷呈。  

课堂教学中的闪光点

       此次教研活动使我们的教师受益匪浅,也发现了很多教学中的闪光点具体如下: 1.注重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语言亲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教师能够走下讲台,来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一起学习,平等交流。一些教师手把手教学生操作,面对面和学生交谈。教师的位置遍及课堂的各个角落,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大大促进了课堂的双向交流和师生互动。

  2.注重基础的学习。本次课堂教学老师基本都注重了学习的基础,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基础学习。教师能够准确地把握教材内容,没有出现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的现象,注重教材资源和学生资源的挖掘和运用。

  3.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指导学生应用多种学习方式。教师采用了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小组讨论,或找小伙伴讨论。

  4.注重多媒体的使用。多数教师都能结合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多媒体。

  5.注重教学评价。在课堂上多数教师更多的是采用正面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课堂教学始终是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

教研活动

一年级组教研课是由刘培培、肖静静、李亚会、乔艳华老师主讲。所授课题是课题为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采松果》一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是在学生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以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基础上安排的。教材内容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另一部分是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这两部分内容呈现在同一情境图 “采松果”中,创设了一个充满童趣的生活场景,引发学生在读懂图意的基础上,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并能利用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这次听评课活动中,一年级的每位教师都展现出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有的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有的教师则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通过清晰的讲解和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这些不同的教学风格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也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了更多的体验。

  乔艳华老师经过深入研读教材,精心备课,乔老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示范课。整节课中,乔老师立足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每一个环节都紧扣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以孩子们感兴趣的森林王国导入新课,充分遵循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进行教学,以饱满的热情、爱心、耐心,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根据数学信息让学生自主尝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汇报交流的过程中给予精彩的点评,指导学生用完整的语言来回答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世界,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为其他教师做出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年级教研课由葛金萍,周淑华,谢金梦老师主讲,所授课题为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租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读懂情境图中蕴含的信息,初步学习画图、列表等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策略,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并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在解决实际问题和对结果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感受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本节课各位教师关注学生需求,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他们通过提问 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们的耐心钻研,反复打磨之下,老师与同学们共同体验了引人入胜的数学课。

       谢金梦老师这节课是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应用的意识。谢老师聚焦了一个核心问题,至少要租几条船?让学生尝试多种解题策略,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更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并结合生活实际,动笔画深刻理解题目意思,从而总结出商加一的方法。并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生活情境“倒水”、“租车”等事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在不能完全平均分的情况下灵活解决问题。整堂课思路清晰,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

       三年级组的两位数学老师所授课题是课题为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分一分一》与《有多重》。《分一分一》这节课 内容是学生在认识了整数和小数后,第一次接触分数,主要是认识一个物体或图形作为整体的分数。本课从创设分苹果的生活情境引出问题,从生活中“一半”的数学表示方法引入分数,从而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体验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在认识典型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他分数,通过直观的操作,形象的思维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有多重》这节课是学生初次学习有关质量单位的知识,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称一称、掂一掂、估一估,进行充分感知和体验,增加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了解“1千克、1克有多重”及它们间的关系。这些知识为学习“吨的认识”以及日后解决有关质量问题奠定了基础。

       三年级的两位数学老师整个课堂流程清晰,有方向、有目标、有深度,为学生创造了主动参与的条件,并积极引导孩子通过折动手活动,让孩子亲历由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静态的知识改变为动态的研究,让每个学生体悟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其在自主参与的活动过程中,有效地完成了对知识的构建。

      张坤老师所讲授的《分一分一》一课  课堂精彩丰富,教学环节层层推进,步步提升,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一点也不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张老师紧扣本节课的核心,以“平均分”引入,激起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引入新课;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在分一分、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分数的形成过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和机会;练习的设计凸显了层次性、针对性;学生不再是课堂上的“听客"和”“看客”,而是让学生做回课堂的主人,亲身参与课堂的探索活动。

       四年级教研课由朱青和屈冰可两位老师主讲 本次活动的课题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比大小》。《比大小》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内容。小数大小的比较在小数加减法这一知识点中占有重要地位,本节课的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比较整数大小的基础上进行的,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教学目标是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自主探索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能正确地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3.通过小数比较大小,使学生初步感悟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执教的两位老师对教材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设计“同中求异、异中求同”,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充分展示了执教者扎实的教学基本功、鲜明的教学个性和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

        五年级数学组刘丹老师和葛长松老师同课异构的课题为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一)》,《分数乘法(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课,是分数乘法的意义、计算方法与应用,也是分数乘法单元的基础。主情境是画有一个松树图案的五连长方形纸,呈现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探究整数乘分数单位的乘法意义(单位量是分数单位,单位数是整数,即表示某个分数单位的几倍)及计算方法;此问题意在让学生初步感知乘法的意义,借助画图、转化等方法计算1/8×3的结果。第二个问题是探究整数乘分数的乘法意义(即某个分数的整数倍)及计算方法,学生有分数加法和整数乘法的经验,利用知识的迁移进行推理;第三个问题在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归纳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通过学生独立计算,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即分子乘整数,分母不变。在本次的教研活动中五年级的两位数学老师 紧扣新课标的要求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揭示了分数乘法的意义,通过画图并对图形进行平均分割明确分数乘法过程,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每位教师在做课之后先对这节课进行说课、反思、敢于查找自己授课中的不足,接着本组成员一一对这节课进行评价、其他组老师并结合授课老师课上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因此,通过听课,评课,发现老师们在上课中还存在着不足:老师们要根据设置的问题找活动,给学生更充分的时间讨论,适当控制教学节奏;设置问题或活动要结合着例题,有实效的开展,不流于形式,不要为讨论而讨论,更不要为活动而活动。小学的数学学习,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再结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灵活设置教学环节步骤,创设的情境和练习增加一些难度,能更好地训练学生思维;备课多考虑多种因素,多备学生,了解本班学情,上课做到有的放矢。遇到个例,要让学生讨论、辨析,在学生的争辩中老师做到适时恰当地引导,而不是轻易给出结论,让学生在自己的认知水平中解决问题,接受新知识,分享成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各位老师需要多学习课标,让每节课尽可能落实“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四能”:发现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三会”: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六素养”: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在教学中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多对比,多反思,并真正地达到教育的理想境界——寓教于乐",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添砖加瓦!



          “百围之木,始于勾萌;万里之途,起于跬步”。本次常规课教学研讨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授课与听课时,感受到了不同的教学策略所产生的不同教学效果,实现了教学优势互补,使教师在思想碰撞中激发出创新的火花。

         一直以来,虞城县第三实验小学本着“尽善尽美,至真至诚”的治学态度,认真完成教研工作,在今后奋进的道路上,全体领导、师生将更加勤勉务实地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齐心协力,攀援高峰!

阅读 227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