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养乃滋长,“勇”“斐”共育苗——记吕勇妙、杨斐名师工作室送教严鸟小学

醉虾
创建于2024-04-30
阅读 323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雨绵绵, 细雨蒙蒙,雨水滋润着万物生长,带来了新鲜和活力。2024年4月30日,在这雨水滋润的季节里,吕勇妙、杨斐两位名师携带工作室成员赴严鸟小学,开展了“基于项目化学习的新课标新教材教学主题”的活动,给严鸟小学的师生带来了精彩的课堂和讲座。

活动流程

课堂展示

  第一节课,来自莲都区人民路小学陈玲老师给四年级的孩子们带来了生动有趣的《缝香囊》一课。

       陈玲老师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对实物“香袋”进行观察分析,让学生了解香袋的形状、针法、材料、封口、挂线等特点。利用微课视频与教师示范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打结与平针的缝制方法并缝制一个完整的香袋。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同时又体验了缝制香袋的乐趣。

  第二节课,由天宁小学阙晨老师带着五年级的同学去制作风筝,去探究《风筝制作》的美妙。

       阙晨老师以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为核心目标,充分展示了其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课程中,阙老师注重学生的制作风筝的实践操作,通过生动的示范和清晰的讲解,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风筝的制作。

        第三节课,来自丽水经济开发区第一小学林娜安老师执教的《平结手链创意多》。

       林娜安老师从编织独具匠心的创意平结手链出发,细致指导学生学编单向平结与双向平结,在结形组合的基础上进行特色串珠装饰,最后完成属于自己的特色十岁成长礼。学生在此过程中学到了编织的本领,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收获满满。

评课议课

  三节课之后,听课老师对三节课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名师吕勇妙、杨斐老师针对三节课老师的课堂表现进行了细致地评价,同时也从细节处提出一些建议。

专题讲座

       之后,由梅山小学余海燕老师给我们带来讲座《风筝主题项目化教学在小学劳动课堂中的学习与研究》。

       本课程立足从风筝的设计出发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让孩子们通过课前预习了解风筝历史文化,发现问题,在课上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解决,在设计风筝阶段老师让孩子们通过设计图的形式发现风筝的优缺点,再针对问题进行反思。

       余老师还提到劳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老师应该坚持正确的导向,顺应时代的发展让孩子们接受更多渠道的艺术资源从而让学生继承和发扬祖国的传统文化。

   

      “劳”有所研,“动”有所获,学习时光虽然短暂,但留给老师们的思考和启迪却是永恒的,相信在吕勇妙、杨斐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将会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阅读 323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