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
健康伴我行——城关初中春夏季传染病知识宣传

城关政教
创建于04-30
阅读 269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每年的3-6月份是传染病爆发的高峰期,流感、新冠,百日咳,麻疹、水痘、诺如病毒、手足口病毒等,也在这个时候凑热闹了。不同的传染病的临床表现都是怎样?怎样科学有效地预防?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春夏季节传染病预防小常识吧...

百日咳

      1.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患儿咳嗽较剧烈,如未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病程可迁延数月,故称为百日咳。百日咳潜伏期7~14天,最长21天。典型病人全病程6-8周,分3期。

2.临床症状:百日咳通常是指百日咳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来进行传播,患者可能会出现剧烈咳嗽、低热、喉咙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出现呕吐、腹泻、面部发红等症状。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可以初步诊断为百日咳。

 预防和控制

1.儿童出生后第3个月及时到当地卫生防疫部门接种DPT制剂。流行期间少出门,不到公共场所活动,减少感染。

2.病人、接触者及其接触环境的管理百日咳病人隔离至痉咳后30天,接触者观察21天。

3.流行期措施及时报告疫情,隔离病人,密切观察接触者,对易感人群实施应急接种疫苗,对患者及早用青霉素或氯霉素治疗。

流感

1.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

2. 传染源是流感患者。经空气或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分泌物而传播。人群普遍易感。

3. 流感流行具有一定的季节性,发病高峰在冬春季节。潜伏期短,通常为1~3日。4. 主要临床表现:发热、头痛、肌痛、乏力、鼻炎、咽痛和咳嗽,还可出现肠胃不适。

预防和控制

      居家隔离,隔离至退热后2天,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3天。切断传播途径,减少流行期间的集体活动,不去病家串门,加强教室内的通风换气。易感者可服板蓝根3-5天。有条件者可每年9月至次年3月接种流感疫苗。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

传染源是患者和携带病毒者。可经直接接触唾液或飞沫传播。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易感人群为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

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但以冬春季为主。潜伏期为12~25日,通常为18日。感染后一般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主要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出现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发病1至2日后出现以耳垂为中心疼痛,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严重者还可引起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

预防和控制

1.加强晨检,早期发现,隔离治疗,隔离病人自发病至腮腺肿大消退止,不少于发病后9天。

2.流行期间少去公共场所,并尽量做到外出戴口罩。

3.可通过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内的麻腮风疫苗达到预防效果。

“五一”假期将至,大家郊游踏青、外出旅游、聚餐聚会等人员流动和聚集频繁。加之春夏交替,气温不定,增加了流感、百日咳等呼吸道传染病感染的风险,为了保障我们的身体健康、平安出行,现温馨提示如下:

    一、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假日期间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出行前要备好一次性外科口罩、消毒湿巾等防护用品,做好清洁和消毒。

  二、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假期期间应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适当锻炼、合理膳食,保持身心健康。外出时、返程后应加强自我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咽痛等不适症状,应做好防护,及时就医。

  三、外出游玩应提前关注出行目的地天气和传染病等疫情流行情况,准备好合适的衣物、常用传染病的治疗药物等,有针对性地做好防护准备工作。出行途中做好健康防护,不聚集、不扎堆。

  四,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有效的措施之一,符合条件的人群积极主动接种疫苗,获得更强的免疫保护能力,更好地抵御病毒、防控疾病。

  五、提高科学防病意识。广大公众应主动通过网络、宣传海报、媒体等官方媒体途径了解流感、新冠,百日咳等传染病的症状、体征及预防措施,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病意识。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居家治疗的人员应避免与其他家庭成员接触,减少交叉感染。

阅读 269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