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麻疹高发期,传染性极强,及时接种疫苗,增强自我防护很重要。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者喷嚏、咳嗽和大声说话时排出的飞沫或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儿童是主要易感人群,未接种麻疹疫苗且未患过麻疹的免疫力低下人群是主要感染人群。
临床症状
1.潜伏期:约10天(7~21天)。在潜伏期末可有轻度体温上升。
2.前驱期(出疹前期):一般2~4天。主要表现有:发热,体温可达38℃甚至更高;流涕、喷嚏、咳嗽上呼吸道症状及流泪、畏光,眼结膜炎等症状。发热2~3天后,口腔颊粘膜周围可见周围有红晕的蓝白色斑点,称柯氏斑(Koplik斑),是麻疹早期诊断的标志。
3.出疹期:发热2~5天后可出现特征性皮疹:自耳后、发际、前额、面、颈部开始自上而下波及躯干和四肢手掌足底,为玫瑰色丘疹,疹间有正常皮肤。出疹时体温达到高峰,全身症状加重。
4.恢复期:若无并发症,皮疹出齐后体温开始下降,进入恢复期。皮疹出齐后,依出疹顺序逐渐隐退,色变暗,有色素沉着及糠皮样脱屑,2~3周消退。疹退同时体温随之下降到正常,病情自愈前驱期:从发病至出疹前一般3~5天。
有效预防麻疹,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接种疫苗。接种含麻类成分疫苗或麻腮风疫苗是预防麻疹最好的方法,麻疹疫苗属国家免疫规划范畴,接种免费,家长要注意及时为孩子接种疫苗,尽早建立免疫屏障。
二、做好自我防护。培养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手肘或纸巾掩口鼻,妥善清理口鼻排出的分泌物,科学规范佩戴口罩。
三、避免人群聚集。尽量不去人流密集和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尽可能降低接触麻疹病毒的可能性。
四、增强免疫力。注意营养均衡,吃熟食、喝开水,规律睡眠,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抵抗力。
五、及时就诊。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六、避免接触患者。如果身边有人感染了麻疹,应该及时隔离,避免接触。
有效预防呼吸道疾病,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七、有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家庭、校园内交叉传染。
八、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若孩子患病症状较轻,建议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
九、若到医院就诊,诊断结果请第一时间如实告知班主任老师,并按照学校要求做好各项措施,切不可瞒报,同时不建议孩子带病到校上课,待完全康复后再返校。
做好春季传染病防控,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为了保证孩子在校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请家长配合学校做到以上几点,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