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y look there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清”风徐来 “廉”意满园

阅读3127

有人说,廉洁是一把琴,可以弹奏一生幸福。有人说,廉洁是杯茶,可以品味一世清香。有人说,廉洁是一支笔,可以写出终生辉煌。有人说,廉洁像一首歌,可以唱出永恒的快乐。而我却说,廉洁是一种美德,更是心中美好的境界。

廉洁深山幽兰,不言自芳。莲如梅寒冬花,不畏严寒。贪如火,不灭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廉洁方能聚人;律己方能服人;身正方能带人;无私方能感人;让廉洁之风在我们身边的永吹,吹出一片明媚春光!

树清廉之风,养浩然正气。作为承接历史使命的一代,我们既要健康快乐地成长,还应该关注社会现实,敬廉崇洁,堂正为人。从小学做人,学做清清白白的人。胸怀国家和民族,继承先辈爱国之心,树立远大报国志向。

颂清廉

01:13
00:51
01:20

诵清廉

00:15
03:08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于谦的《石灰吟》,它是一首托物言志的好诗。它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清正廉明的情怀。说到清廉,从古至今,人们都把希望寄托在清廉官员的身上,但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人们把清官的事迹搬上舞台,用以寄托百姓的心声,警示世人。以史为镜,可以知哀;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00:38

讲清廉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人上山采石时,采到一块宝玉,他担心别人会来抢,想拿出去卖,又怕被商人占了便宜。想来想去,他决定把这块宝玉送给京城里的大官。

于是,他带着宝玉,来到京城掌管工程的大官子罕府中,献上宝玉。

子罕觉得很奇怪,便问道:“我和你素不相识,你为什么要献宝玉给我?我可从来不收别人任何礼物的。”

那人以为子罕怀疑这是一块假玉,就答道:“这块玉我请玉匠看过,确实是一块真玉,价值连城,所以我才送给你的。”

子罕说:“我把不贪的品格当作珍宝,你把这块玉石当作珍宝,如果你把玉给了我,我们俩人都丧失了珍宝,不如你我还是各自保存自己的珍宝吧!”

那人跪下恳求道:“我们小百姓,拿着这样珍贵的东西,是不敢出门的,我把它献给你,是为了免于祸患。”

子罕就让那人暂时留下,请玉匠把那块宝玉雕琢加工好,然后帮他把玉卖掉,把所得的钱全部交给那人,并派人送他回家。

这个故事见于《左传·襄公十五年》。后来,人们就用“不贪为宝”这句成语来形容清正廉洁的高尚品质。

00:59

画清廉

四二班学生紧扣“清廉”主题,精心构思,将绘画艺术与党性教育、廉政教育融合为一体,描绘对廉洁文化的崇尚与向往,传递着坚定的廉洁信念。一幅幅描绘廉洁的绘画作品,徐来清正廉洁之风。聚焦“廉”的主题,在笔墨点画之间将廉洁的思想和文化融于一体。

赞清廉

廉洁,是一缕淡淡清风

拂动清澈的灵魂更显高尚

廉洁,是一簇孑立花朵

绽放明亮的人格更透芳香

清风拂校园,廉洁润童心

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学校四二班聆听廉洁之声吧

00:40
00:45
01:29

践清廉

百善孝为先,万政廉为首。

孝以促廉,廉以尽孝。

青春校园里,廉洁风吹过。

道德为根基,正义伴行动。

同心共创造,学院辉煌景。

让清廉之风吹入心,风雅之情润无声。

清正廉洁,从现在做起,从我们做起,

知廉洁之义,守廉洁之心 ,做廉洁之人!

黄河学校 四二班宣

阅读 312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