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文章

九月
创建于04-29
阅读 2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表明,做家务的孩子与不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成绩优秀的比例分别为86.9%和3.2%,相差约27倍。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忽视劳动教育,对孩子过分溺爱,导致这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会读书,不会劳动,缺乏了生活自理能力,劳动意识也越来越淡薄。因此,在家庭中实施劳动教育至关重要。参与家务劳动对于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沟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强化社会责任感

    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可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应当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通过承担家务劳动,可以逐渐培养出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这种责任感和独立性也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成年后就业率为15:1,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因此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在日本,1/3的孩子每天做家务,家长更是将厨房育儿看作培养孩子独立意识的重要手段;在美国,无论家境如何,父母几乎都鼓励孩子通过做家务的形式赚取零用钱……

    二、拓宽思维领域

    高尔基曾说:“劳动使人建立起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孩子们能通过劳动获得深度的自信、坚韧的品质,甚至更灵活的思维。从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的成长经历到上海犹太妈妈培养出两个亿万富豪而震惊教育界的事实告诉我们,精英教育从来都不只局限在课堂之内。书本上教的是统一、有限、标准的知识,要想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做得出色、取得他人无法企及的成就,还要在课堂之外更宽广的空间吸收养分。

   据说,在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时,他的一位朋友在祝贺信件中这样感慨:“你父母是用什么样的食物喂养出了你们这些天才呢?”其实,与我们想象的严父、严母不同,朱棣文父母很少在学业方面对孩子施加压力。相反,他们给了朱棣文三兄弟很大的自由空间,鼓励他们参与家务劳动,探索课堂之外的乐趣。

    三、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家务劳动可以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孩子需要开动脑筋,寻找解决方案,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当孩子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他们将更加善于发现问题的关键并找到解决办法。

    生活是一个冗杂的课堂,教孩子做好一件事很容易,但教会他做好所有的事却几乎不可能。因此,“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既然很难插手孩子家庭之外的生活,那何不从家庭之内的事情开始,教他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在其中学习、体验,然后触类旁通,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他在离开家的时候才不会畏首畏尾,而是能够独立地决策、大胆地行动。

    四、促进亲子关系融洽

    培养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可以逐步缩短家长为其服务的时间。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为他人持续地消耗时间和精力,可能会导致内心的不平衡,进而产生“寻求补偿的心理”,从而在亲子关系之中要求孩子时刻顺从,否则可能孩子稍不如自己的心意家长就容易“鸡飞狗跳”。

    如果孩子合理分担一定的家务,能独立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可一定程度上降低家长的压力,进而缓解家长的焦虑心情,促进亲子关系平等与融洽。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劳动教育的目的,在谋手脑相长,以增进自立之能力,获得食物之真知及了解劳动者之甘苦”。做家务除了能让孩子自立自强,还能培养他们的情商和同理心,只有时常体验劳动的辛苦,才能深刻体验父母之不易。

    5月,我校将举行“会劳动 悦生活 乐成长”劳动成果节,进行相应的系列活动,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家长们也不要忘记多鼓励、赞美孩子,和孩子一起动起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吧!

编辑:朱莉

审核:王洪波

核发:杜昌

阅读 2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