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琼山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9周地理组赴龙塘中学参加椰城教研活动

创建于04-29
阅读 467

山教会我

所有的选择都是相连的

海教会我

所有的命运都是起伏的

——《纵身入山海》(库索)

      熏风抚翠木,教研踏歌行。为充分发挥教研员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切实帮助农村一线教师解决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及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及教师的专业成长,2024年4月24日下午,海口市地理教研员陈运敏老师来到琼山中学教育集团成员校——龙塘中学送教,授课《日本》(第一课时),并作《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案例探讨》专题讲座。琼山中学教育集团总校及各成员校、永兴中学以及其他兄弟学校的地理老师参与了本次教研活动,琼山中学教育集团肖兴贵执行校长对此非常重视,全程参与活动并对本次教研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赞赏。

课堂展示

“山教会我

所有的选择都是相连的

海教会我

所有的命运都是起伏的”


“看似写的是山海

其实写的是光

是我追寻的光”

——《纵身入山海》(作者:库索)

      陈运敏老师在《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教学过程中,用《纵身入山海》一书中的片段创设了一个个宁静而又美好的情境,日本的山与海,在运敏老师的娓娓讲述中,在同学们的面前缓缓揭下了它神秘的面纱。

      本课是《日本》的第一课时,运敏老师把自然地理部分设置了四个内容,分别是“寻海”“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看山”“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下的河流”。

      “寻海”开始了,在运敏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根据课本图文资料,在导学案第二页的日本空白简图上绘出日本的主要经纬线,并标注四大岛屿名称以及濒临的海洋,完成得快的同学继续做导学案“寻海”填空部分。

      运敏老师十分亲切的走到同学们身边,观察他们完成的情况,并及时的给予指导和鼓励,任务的安排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每位同学都在自身的基础上进入了充实的学习。本班为初一年级253班,孩子们一向腼腆内向,平时不爱回答问题,但是在运敏老师亲切的鼓励和专业的指导下,同学们迅速树立了自信心,开始踊跃的回答回题。

      在“深受海洋影响的气候”和“多山的地形”中,每一个问题的出现都以《纵身入山海》中的内容片段作为情境,冬季北海道的大雪和日本夏季凉爽的天气、还有那神秘的富士山,在这一刻不再是干枯的语言,同学们仿佛置身其中,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也越来越到位。

      运敏老师用一幅日本所处板块图,从生活的角度提出问题:

      日本的传统民居为什么大多采用木质结构?

      大家知道日本家庭为什么必须配备急救包吗?里面都有哪些物品?

      你知道地震来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吗?

      日本为什么会有“泡汤文化”?

      问题的设置富有生活化和趣味性,同学们纷纷热烈的探讨了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更是争先恐后。

      “地形、气候等因素影响下的河流”,在前面所学知识的铺垫下,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小结环节,运敏老师给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同学们根据学习目标,把这堂课所学知识继续在学案中的日本空白图中完善,让学生自己梳理知识,并构建知识框架。如果绘图完成得快,可以继续完成前面学案的内容。

      接下来,运敏老师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帮助同学们理清思路,让同学们检验自己所总结的知识点是否有遗漏。

     


      最后,运敏老师以一个问题结束了本课:

                            “山教会我

                   所有的选择都是相连的

                              海教会我

                   所有的命运都是起伏的

                          海南四面环海

                           作为海的儿女

                     大海教会了你什么?”

      下课了,同学们仍旧在思考着,讨论着,褪去青春的羞涩和不自信,阳光般明媚的笑脸和闪闪发光的眼睛,这便是海的儿女本应有的光芒罢!

      拥抱海,遇见山,与山海赠予的一切相遇。尽力去做一个由山海塑造的人,去清晰的碰撞日本文化中与我们共振的那部分,并照见内心,有爱、有情、有胸怀、有温度、有宽度。

                                  ——本课核心思想

听课有感

      课后,老师们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交流,评课议程由龙塘中学陈晓露老师主持,琼山中学教育集团肖兴贵执行校长作总结性发言。

      陈运敏老师:

      我这堂课的设想有以下几点 :

      1.我在备课的时候在想,能不能用一种别开生面的形式,使我们的地理课变得很美、很有趣,让学生在地理课堂的学习中,与文学描述融合,激发美感,也能感受到文学的美,语言的美,自然界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保护我们美丽的地球家园的情感。

      2.我觉得对学生也有好的导向,将地理课堂与语文学科渗透,即可以引导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也可以让学生的视野更加的开阔。

      3.我认为上区域地理,各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一定要给学生建立起来。

      4.学生的导学案内容分层设计,第一层是边听课边画图填图,稍快的孩子可以填导学案的内容,更快的孩子可以做练习册中的综合题。这样弱些的孩子稍慢一点,快的孩子也能有事做。

      5.最后,学生从山和海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由此引出本课的核心思想。

      陈晓露老师:这节课通过《纵身入山海》的内容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了一种作者视角之下的日本,每一个问题抛出之前都有书的内容进行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很享受的进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运敏老师还非常注意观察学生的完成情况,细心的进行及时的指导,所以学生回答问题都非常的踊跃。最后的小结部分,放出本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在日本简图上进行梳理和总结,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形成自己的东西。

      梁春柳老师:本课能创设情境,一境到底,逻辑关系特别清晰,也特别注重情感的灌输,最后提到了海南,同样是岛屿,我们如何借鉴日本成功的一些经验来发展海南呢?进一步提升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吴恋老师:本课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是画图,我也经常让学生画图,但经常忘记让学生要画出某个区域的经纬线;二是日本民宿、泡汤文化等材料很丰富,今后如何挖掘更多有用的材料作为上课的资源,也是值得我学习的。

      王道德老师:1.陈老师这节课真正做到了生本教育,知行合一。运用导学案放手让学生去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能非常细心的到学生身边指导,层层引导学生。2.对课本的阅读很重视,现在很多老师用课件就忘了课本,运敏老师能让学生自己读图、读课文得出结论。3.这是很有地理味的一堂课。

      吴凡老师:1.运敏老师这堂课非常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学习素养的灌输,如让学生及时用红笔画重难点知识;2.农村学生读书少,文学底蕴不足,但仍然被课堂吸引;3.取材注重生活中的地理,如泡汤文化、地震急救包等素材,符合现在出题的趋势,情感设计上提到了海南;4.使用的地图很细,局部图找的很好。

      王丽容老师:1.运敏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上课前先对学生进行表扬,回答问题后对学生评价的语言也亲切和具有激励性;2.运敏老师的课让人很舒服;3.注重读图、用图指导;4.整堂课每个知识点讲解前有情境、有问题导学;5.对学生素养的培养很到位。

      张婷婷老师:运敏老师个人风格的打造非常成功,给学生十分亲切的安全感,我想这也是同学们能够踊跃发言的原因之一。而以书为视角是很大的亮点,这也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这令我想到了很多上课的视角,比如板块构造对日本地形、生产生活、第三产业的影响。还比如日本的新材料、轻材料的广泛应用,是因为它缺乏资源。日本的农业是精品农业,是因为它平原狭小,而这也是我们海南可以学习的对象。听了运敏老师的课,一下子激发了我许多的灵感和构思,原来一堂课的构思可以有五彩缤纷的样子,我想这就是我今天最大的收获。


      最后,琼山中学集团总校肖兴贵执行校长对本次听课评课活动作总结性的发言:

      1.这堂课非常的精彩,不仅是陈运敏老师很优秀,我们的学生这次表现得也非常的好。原本,我们的老师对这个班的学生普遍的评价是,学生们很腼腆,不爱主动回答问题,上课气氛很难调动,师生互动的效果比较差。但是今天,我们看到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的踊跃,甚至是争先恐后的举手抢答,所以我们的老师不应该给自己和学生设限,要向运敏老师学习,勇于尝试更多更有趣的上课方式,让学生喜欢上我们的课堂,这才是老师们听这堂课的真正意义所在。

      2.上课不仅仅是教书,还应该育人,老师的爱好很重要,像陈老师平时爱好读书,她就把这种爱好体现在了她的课堂上,学生在课堂的熏陶之下,也会慢慢喜欢上阅读,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喜欢美好的事物,这就达到了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

     

专题讲座

      陈运敏老师的专题讲座是《初中地理作业设计案例探讨》,从作业的作用、作业的类型、作业的参考标准、优秀作业案例等方面为老师们做了专业和系统的培训,作业设计一向是乡镇教师的薄弱环节,这场讲座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老师们求知若渴,收获良多。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所念皆星河,星河不可及。 本次教研员送培送教活动,为我校送来了初中地理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有效架起了兄弟学校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让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感受到了携手前进的温暖和凝心聚力的力量,让我们的教学提质在课堂 。教研之路无止境,我们一直在路上,让我们且歌且行 ,披荆斩棘,在研究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

图文:陈晓露

初审:林道平

终审:陈正诗、肖兴贵

阅读 46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