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如画,阅读如歌,身居一隅,我们无法用脚步丈量世界,但书籍可以。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读书是教师最好的修行,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书籍的浸润。
在鹤壁市淇滨区小学数学赵娟名师工作室搭建的平台——阳光书社微信群中,我们分享自己的感受,聆听他人的声音,共读、共享、共成长。
2024年4月28日晚8:00,我们又一次在阳光书社微信群中齐聚一堂,开启了第三十期线上读书分享活动。本次分享的老师是来自淇滨区天山小学的王沙沙老师,本次活动由淇滨区牟山小学韩彩红老师主持,名师工作室所有成员以及群内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共同参与此次活动。
共读书目:俞正强《度量天下》
俞正强老师:浙江省金华师范附属小学校长,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明远教育书院研究员,名师名校长工作队队员,教育部国培专家,第二届“明远教育奖”获得者。
本书是俞正强和工作室的伙伴们历时四年陆续完成的。他将数学中“计量单位”的内容分为七个部分,有”时间单位”“质量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等。每块内容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反思”“同行品悟“四部分。将小学数学的“计量单位”内容进行梳理,将众多的知识有效地“联”,结成一个有序的知识网。
余老师将计量单位分为基本计量单位和衍生计量单位。基础计量单位是基于体验的定量刻画。衍生计量单位是基于数感的定量刻画。书中提到的“基于数感的体验称为意感”,即为新课标增加的“量感”。
首先,探讨第一个问题:质量单位在教学计量单位时,如何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获得更好量感体验?
学生对物体轻重的较准确刻画,一般都会经历如下阶段:首先是“基于大小的判断,大的重、小的轻”;之后在相关事实的冲击下,转化成“大的未必重、小的未必轻,需要用手感知”;再是借助丰富的体验活动,提升到“它与谁差不多重,它大概是几个谁那样重”;最后在科学质量单位教学的基础上,获得“大概有几个1千克”这样的定量刻画。
接着,探讨第二个问题:关于长度单位的三节重要课,《认识厘米和米》《认识分米和毫米》《认识千米》侧重点有何不同?教学时应该如何突破重难点?
在小学阶段的计量单位教学,从长度单位到面积单位,再到体积单位,遵循着“线、面、体”的认识发展规律。长度单位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计量单位,是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教学的基础。余老师对这三节课的教学地位是这样的:
《认识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认识的种子课,《认识分米和毫米》《认识千米》是长度单位认识的生长课,既然地位不同,教学目标的设定和重难点的突破自然也不同:
最后,谈论第三个问题:计量单位的换算这类题目,学生容易出错。教学时,有什么能够减少学生出错的技巧和方法?
一本好书就是一盏明灯,教师的精神成长,需要高质量阅读的滋养,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专业丛书的引领。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在阅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前行;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长,遇见更好的自己。
下期由宋佳莹老师分享《种子课2.0》,我们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