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韵潺潺,滋润万物,书香悠悠,为助力安全生产,让全体调度员体验阅读带来的兴趣与快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党支部举行了读矛盾先生的《子夜》分享活动。
《子夜》,原名《夕阳》,是茅盾创作的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子夜》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茅盾的代表作,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优秀长篇小说,写于1931年10月至1932年12月。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8c11cd24275447db478708c1c42c4e7.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3f384f91bf48a9bb7584d6dafcbd56.png)
“子夜”,原指夜半子时,也就是深夜11时至凌晨1时。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个时刻一过,黎明就要来到。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18c11cd24275447db478708c1c42c4e7.png)
![](https://epss-volc.jianpian.info/biz/bb3f384f91bf48a9bb7584d6dafcbd56.png)
它以民族工业资本家吴荪甫和买办金融资本家赵伯韬的矛盾、斗争为主线、生动、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
开始,赵伯韬拉扰吴荪甫进行公债投机,而吴荪甫又联合其他资本家组成信托公司,想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因而与赵伯韬产生了矛盾。赵伯韬依仗外国的金融资本做后台,处处与吴荪甫作对,加上军阀混战、农村破产、工厂的工人怠工、罢工,尽管吴荪甫和同伙竭尽全力,拼命挣扎,最后也没有改变全盘失败的命运。这幕悲剧说明,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控制、压迫下,中国的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
同时,作家又通过一些细节,侧面点染了农村的情景和正发生的中原的战争,更加扩大了作品的生活容量,从而实现了他所设定的意图:“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现象”,“使一九三零年动荡的中国得以全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