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车巷历史文化街
回车巷历史文化街区,是三千年古城邯郸的著名景点,位于市区中心的原邯郸老城。
战国时期,赵国有两位重臣一一蔺相如和廉颇。战功卓著的大将军廉颇,不服地位在己之上的相国蔺相如。两人乘车在窄街相遇,为避免不和,蔺相如主动将车退入旁边巷中,让廉颇的车先行。后廉颇知道蔺相如的高风亮节,羞愧难当,主动到相府负荆请罪,致此达成将相和的历史佳话。
战国风格的门楼牌坊。透过牌坊中央看到的,就是成语“完璧归赵”中的那块“璧”一一代表赵国文化的白色和氏璧模型。
回车巷和回车巷碑墙
回车巷位于战国时赵邯郸内城南门里路西(今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串城街南段)。这是一条长约75米,宽2.3米,为古代一车之距,呈东西走向的巷子。相传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曾在此处为大将廉颇回车让路,由此引出一连串流传千年,令后人称颂的成语故事。
黄庭坚书“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步桥(邯郸学步)
学步桥原名"北关桥",系木架结构,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改建为石拱桥,并借"邯郸学步"典故,重新命名为"学步桥"。
“邯郸学步”,出自《庄子·秋水》。相传战国时期,赵国邯郸人走路姿势优美。燕国寿陵有个青年,专程来这儿学习走路。为掌握邯郸人走路的姿势,寿陵青年放弃自己原来的走法,亦步亦趋模仿邯郸人走路。结果事与愿违,时间一长,他非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步法,反而自己连路也不会走了,只能狼狈地爬回了燕国。
武灵丛台
武灵丛台是邯郸古城的象征。战国时期赵武灵王,通过“胡服骑射”使赵国挤身战国“七雄”前列。为操练检阅军队及观赏歌舞,武灵王在此修建亭台楼阁,因楼台众多,连聚非一,故名“丛”台。2000多年来丛台数度毁修,现所见的丛台为清朝同治年间重修。
秦始皇出生地
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公元前259年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前210年卒于赵都东北沙丘。生于斯,卒于斯,可谓与邯郸有千古之奇缘。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
晋冀鲁豫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晋冀鲁豫四省的英烈,在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座大型烈士陵园。该陵园占地320亩,1946年3月奠基,1950年10月落成,是中国建筑最早、规模最大、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和碑文最多的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