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何伟名师工作室】
结对帮扶促发展
交流研讨聚合力

用户16194618
创建于2024-04-28
阅读 15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宁夏中小学何伟名师工作室研修学习简报

2024年/第9期(总第30期)/2024.4.25   

为认真贯彻落实“银川市第二中学——县域高中教育共同体”结对帮扶工作要求,充分发挥银川二中优秀师资队伍的“传帮带”作用,同时为加强县域高中建设,促进高中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进一步扩大银川市第二中学集团化办学,办好委托管理和挂职合作。4月25日上午,银川二中思政课教师邱靖桐一行来到隆德县高级中学,何伟名师工作室部分成员也有幸参加了此次活动。在简短的欢迎仪式后,工作室老师和高级中学全体思政课教师马上进入课堂,观摩邱靖桐老师的示范课。 

示范引领绽芳华 

砥砺前行粹真知

 邱靖桐老师的做课内容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邱老师采用议题式教学法从忆往昔峥嵘岁月—宁夏的建立与发展、看今朝重任在肩头—实现伟大梦想的要求和畅未来开启新征程—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三个角度和同学们做了分享,在“宁夏故事”活动中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观点辨析中提升思辨能力,在推介活动中助力家乡发展。整个课堂气氛轻松愉悦,学生活动充分,在潜移默化中凝聚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精彩的课堂不仅吸引了学生还吸引了每位思政课教师,大家时而认真记录,时而陷入思考,尽情享受着这场教学盛宴。

凝心聚力开新篇 

以研促教共成长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课后,隆德县高级中学全体思政课教师、做课教师以及工作室成员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教学研讨活动。

       首先,银川二中邱老师对本堂课的教学进行自评。她从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教学目标的落实两个方面进行,通过挖掘固原本土资源,真实学习情境的设置和学习任务的落实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坦诚地分享了自己备课的心路历程,反思自己的教学,发现学生的课堂活动不够丰富,评价量表有待优化。

       接下来,由银川二中思政课教师代表郭洪娟老师做了题为“追求师生‘双向奔赴’的思政课教学”的教学点评。郭老师从凸显学科底色,实现知识与素养的双向奔“赴”、坚守教学本真,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双向奔“富”、回应时代要求,实现学科认识与学科实践的双向奔“赋”三个角度对本节课进行了点评,剖析了这堂课的特色和亮点,肯定了这节课对新教材中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的积极探索,同时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并把银川二中在政治学科月设计的校园活动向隆德县高级中学的教师们进行分享,交流活动气氛融洽,教师们收获满满。

       最后,何伟名师工作室成员代表、学校思政课教师代表梁怡做了总结发言,她指出,高中思政课三新变革指向学生长远发展和生命成长,是对培养新时代新人的真切回应。应以此为指引,实现思政课在教学模式、角色设定和教学空间上的转变:从教学模式上看,要改变传统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转向构建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结合的学科课程。课堂要有学生的探讨、质疑、表达之声,老师要转变为开放型、民主型、专家型、伦理型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走出思政小课堂,迈向社会大课堂,通过研究性学习等方式扩展思政课的宽度和容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此次送课活动,发挥了银川二中教育资源优势和示范带动作用,有效地搭建了协作互动的平台,加强了校际间教育教学活动的交流,更好地促进了工作室思政课教师的成长,同时也进一步助力了县域高中思政学科建设不断提水平、出实效,对思政课教师教育思想的转变、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思政课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课堂掌控能力,营造融洽氛围,引导学生交流探讨,构建综合性议题活动课,让学生在综合探究中提升学科素养;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构建综合性议题活动课,让学生在综合探究中提升学科素养;设置典型议题引导议辨,让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萌发学科素养;开展实践性议题活动课,真正实现课内与课外联合、校内与校外联合,将视野从学习放宽到生活,实现学习与生活的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议题实践中践行学科素养。

     前路漫漫亦灿灿,笃行步步亦驱驱,最美四月,时光清浅,唯有教研的芳华沉香流年。在最美的春天,在最美的隆德县高级中学共赴这一场诗意的送教。何伟名师工作室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深耕课堂,精进不休!

撰写 / 摄影:  隆德县高级中学教务处

制作 / 编辑:  梁  怡

统稿 / 审核:  何  伟

何伟名师工作室   2024年4月25日

阅读 15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