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不容缓 守护健康
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各种有害病菌繁殖加快,加上气候变化无常,也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近期传染 病“百日咳”发病率较高,为了有效防止此类传染病,使教师和幼儿了解科学防控知识。2024年4月28日,我园邀请长江镇中心卫生院沈桃香医生对我园师幼进行了传染病“百日咳”预防知识专题培训。
本次培训沈医生以ppt的形式,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图文并茂的讲解了传染病“百日咳”的定义、临床表现、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等。
通过本次培训,全面提高了我园师幼对预防“白百咳”传染病的识别和防控能力,让我们共同携手,为幼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我们一起来了解百日咳的相关知识吧!
知识宣传
1 .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小儿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阵发痉挛性咳嗽为主要特征,由于该病一时难以治愈,病程可长达100天,故有“百日咳”之称。
2.传播途径
百日咳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者是主要传染源,对婴幼儿来说,感染百日咳的父母或其他同住人员是主要传染源。
3.主要症状
潜伏期
百日咳杆菌进入人体后的潜伏期为5~21天,一般为7~14天。
和常见呼吸道疾病的初期表现相同,有流涕、打喷嚏、流泪、咽痛、阵发性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无发热,或初期一过性发热。该期排菌量达高峰,具有极强传染性。持续1~2周。
痉咳期
一般持续2-6周,也可长达2个月以上。表现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咳嗽末吸气性吼声,常呈"鸡鸣样",反复多次,可咳出黏痰,昼轻夜重,影响睡眠,且常在咳嗽后出现呕吐。严重者可导致舌系带溃疡面部、眼睑浮肿,眼结膜出血,鼻出血,甚至可出现颅内出血。新生儿和6月龄以下婴儿咳嗽后还会引起发绀、呼吸暂停、惊厥、心动过缓或心脏停搏。
恢复期
痉咳逐渐缓解,鸡鸣样吼声逐渐缓解,但阵发性痉咳可持续数周或数月。学龄前期和学龄前儿童都可能会有以上典型咳嗽症状,表现为以夜间咳嗽为主的长期慢性咳嗽。
并发症
百日咳的并发症多见于婴幼儿,并发症以肺炎最常见,也可能并发肺不张、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肺动脉高压、窒息和脑病等。
4.预防措施
1.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是预防"百日咳"的最好方法。父母可在宝宝出生3个月后,每隔4周给宝宝注射一针百白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联疫苗,连续3次。"百日咳"流行期间,满月的婴儿也可接受注射疫苗。一年后首次进行强化注射,4~6岁再进行第二次强化注射,做到全程预防接种,以增强宝宝的抗病能力。
2.控制传染源
"百日咳"传染性较强,因此需要尽早隔离患者以预防"百日咳"的流行。凡确诊的患儿,可从发病之日起隔离至病后40天,或隔离至痉咳后30天,防止扩大蔓延。接触患儿的人也应密切观察至少3周,若有症状应及时进行治疗。要注意环境卫生,经常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
3.注意个人卫生
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手绢或者纸捂住口鼻,同时注意劳逸结合,合理作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抵抗力。
4.及时佩戴口罩
照顾婴幼儿时,如成人出现咳嗽等症状,应及时佩戴口罩,加强手卫生,避免传染给孩子。
5.开窗通风
勤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空气新鲜。
6.饮食调理
注意饮食调节,要保证每天热量、液体量、维生素等营养素的供给。做到少量多餐,随时补充,选择细、软、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宜吞咽的半流质食物。或软食。不宜吃生痰和上火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止咳化痰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