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梨梨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自主梳头,“梳”能生巧》——运城幼专金海湾幼儿园大三班班本课程

创建于2024-04-28 阅读2253

             有一种教育叫:“劳动教育”

             有一种技能叫:“生活技能”

             有一种成长叫:“自我服务”

活动缘由

        3-6岁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应当抓住这一时期让孩子们学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提升自理能力,增强自我服务意识。

        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午休起床梳头是生活活动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我会梳头发”的故事就在小女孩们排着队等待梳头的过程中悄然发生了。

👧(马婉如):排这么长的队,等得好着急啊。

👧(房嫤彧):还有多久才能轮到我呢?

……

👩(老师):梳辫子的女孩较多,花费的时间可能会久一些,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董羽诺):多几个老师一起给我们梳头不就可以了吗?

👦(王一墨):不行,有的老师要帮我们打水倒水,有的老师要整理床铺、拖地扫地,老师们非常忙,没办法帮你们小女生扎头发。

👸(雯雯):我们要不然自己梳头发吧,我妈妈都是自己梳头发的。

🙆(姿姿):可是我不会啊,扎得乱糟糟的。

🙋(彤彤):我也不会。

🙍(杨一可):我大概知道该怎么梳。

🙍(桐桐):那我们试一试吧。

        老师,你看我们扎好啦!只见杨一可三下两下就扎好了一个马尾辫;司栩雯绑好了丸子头;佑佑、布丁等小朋友扎好了两个马尾辫,看着她们自信的样子,老师们便没再给孩子们重新扎,而是向她们竖起了大拇指。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其她女孩子也学着自己梳了起来。由于梳头的技法不够娴熟,我们决定围绕“梳头”开展系列活动。

认识梳头发工具

梳头发需要准备什么工具呢?

👧鼎鼎:平常奶奶给我梳头,就只用了梳子。

👧婉儿:还需要皮筋。

👧张筱盟:假如我自己来梳头,我觉得我需要一面镜子。

👧丸子:我觉得还需要发夹,会显得更漂亮些。

扎头发工具——梳子

     原来不同造型、不同材质的梳子,它还藏着不同的功用,我们认识了很多种梳子。

扎头发工具——皮筋

       通过观察同伴们使用皮筋的情况,我们发现皮筋有着共同的用途,都是固定头发,让头发不散落。但是,当我们所梳造型不同时,我们使用皮筋的粗细就有区别,因此,总结出:我们在选用皮筋时,要根据自己将要固定的头发的量来选取,需固定头发量多时,选用粗的,一般发量选用中等粗细,一次性皮筋多适用于需要分多股固定的情况。

扎头发工具——镜子

       镜子主要是帮助我们观察自己的发型和头发的状态,确保我们所梳的头发整齐、美观。

体验梳头

小男生:这是我第一次梳头,原来梳头的时候,感觉还挺舒服的.......

幼儿探索后的结果:

      老师,你看我们扎好啦!我们几个扎好了马尾,相对来说还算成功吧!

      虽然我们扎好了马尾,但看起来好像和妈妈帮我扎的不太一样呀?为什么我的皮筋取不下来啦?

教师反思:

       在梳头发过程当中,成功扎起的这一部分小朋友,她们互相分享着自己的梳头发过程,并体验着梳头发的快乐,但整体来看梳得不是特别好,而且在中途也遇到了一些问题,这也是探索梳头发的意义所在,因此,梳头发这个活动,不仅仅只是一个幼儿们需要提升的一项能力,更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活动。

扎头发学习

梳:将头发梳顺

抓:将头发聚拢,一只手抓头发,另一只手拿皮筋

绑:两手交替扭皮筋帮助头发

      原来扎头发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看似简单的一件事,却需要分三步才能完成。

教师思考:

      孩子们通过初次体验和师幼互动,逐渐建立起了学习梳头发的内驱力。但技能性的学习,只靠观看他人操作是无法真正习得经验,达到学习效果的,因此,让幼儿多操作才是本次生活技能提升的关键。

扎头发练习

       知道了梳、抓、绑扎头发三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拿起梳子进行练习。

幼儿:

      怎么绑呀?我梳顺了,拢起头发一绑就散了......

教师分析:

      将头发梳顺,孩子们只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就一定能办到,大部分孩子的发量也不算太多,所以抓起全部的头发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绑就有点难度了。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存在抓好了一绑就散开的情况,甚至,有部分幼儿不会使用皮筋。因此,“绑”就成为扎头发的关键步骤,所以,接下来的练习重心应该放在“绑”。

虞永平教授提出:

       课程就在儿童的生活中,课程就在儿童的行动里,课程就在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以幼儿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是课程。

我们的成长

       瞧!我们这自信的表情,表示对自己扎的马尾很满意哟!

男孩子也加入其中


        在这个环节中,虽然有部分孩子没有挑战成功,但教师依然为所有参与了挑战的幼儿点赞👍。

       在孩子们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他们帮助、鼓励与支持,真诚的鼓励、耐心的接纳,以及设计活动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索等等,这些细节都能够增强孩子们的自信心,能让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我自己做”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长久坚持。

活动延伸——我是设计师

       变身小小设计师,用笔画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发型和最好看的梳子、发圈、发卡。

瞧!我设计的发型是不是真的很好看......

清洗梳子

       每天梳完头发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哦!那就是清洗梳子,孩子一手拿梳子,一手拿刷子,顺着梳齿的方向将梳子刷得干干净净,这样不怕细菌滋生。我们是不是很棒呢👍👍👍

区域延伸

       为了提升孩子们的创新、审美能力,老师们在区域工作中投放了相应的工作和步骤图。

爱的延伸

为老师梳头发

为中班小妹妹梳头发

亲子小任务

写在最后

       生活即教育,我们每个人在真实的生活中,都会遇到对自己现有能力存在挑战的问题,是直面问题?还是逃避问题?随时都在与自己博弈!能直面问题并尝试解决,其实就是成功的开始啦!

       这个课程来自幼儿在园生活中似乎最不起眼的“小事”,却以小见大地真切展示了“生活教育”的真谛。宽松愉悦的氛围、安静平和的陪伴,成人对儿童脚步的默契追随、对儿童生长节奏的耐心等待等,都展示出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从问题到课程,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师幼双方的思考、观察、架构和提升。让孩子们在梳发的过程中,锻炼了双手的灵活性、提升自我服务集体服务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梳发活动还在继续,相信孩子们会继续收获!

阅读 22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