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焕发武昌非遗活力

——昙华林小学“武昌区校园非遗传承基地”授牌仪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教育和引导青少年儿童认同中华文明,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

2024年4月28日,在这个春城无处不飞花的美好时节,昙华林小学“武昌区校园非遗传承基地”授牌仪式隆重举行。参加本次活动的领导嘉宾有武昌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峰、副主任郑永恒、武昌区教育局小教科科长章鑫、武汉市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北省香文化研究会顾问、武昌区教研培训中心科研处教研员柏玉红、武当纯阳拳传承人范志刚、楚陶制作技艺传承人周孝理、武汉市“错格全对称”鲁班锁传承人李遵酉以及部分教师、家长、学生代表。

授牌仪式在一场生动的《昙华舞狮》表演中拉开序幕。孩子们身姿矫健,灵动的舞狮表演仿佛在讲述着古老的传说,唤醒了现场每一个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记忆与热爱。

随后,昙华林小学副校长韩明丽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她表示学校在武昌文旅局、武昌教育局和多位非遗传承人老师的鼎力相助下,以汉派非遗文化传承为抓手,系统构建集“环境-活动-课程-文化”于一体的育人实践体系,在“五育融合”沉浸式体验活动中让孩子们知非遗、学非遗、做非遗、传非遗,丰富他们的文化底蕴,提升道德修养和审美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此次授牌,学校将不忘初心,继续让非遗鲜活地存在于孩子们日常学习生活体验中,使其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文化精神底座的丰厚土壤,为承担武昌新时代文化使命,打造昙华林非遗高地尽绵薄之力!

接着,武昌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王峰主任作重要发言,王主任高度赞扬了昙华林小学在非遗传承方面所做出的贡献,非遗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非遗传承要挖掘历史价值、做好人文知识传承、增强责任担当。希望昙华林小学能够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武昌区的非遗传承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

授牌是仪式的核心环节,当王峰主任将沉甸甸的牌匾交到张玲校长手中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武昌区校园非遗传承基地”不仅是荣誉的传递,更是文化薪火的接力,象征着昙华林小学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随后,武昌区文联非遗协会范志刚会长发言,范会长用简洁的语言强调了非遗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意义,鼓励在场的孩子们都能成为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

今天的仪式,将会在昙华林小学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天的仪式,无疑是推动昙华林小学实现跨越式特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它春风化雨,将文化自信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播撒在武昌区乃至更广袤的土地上,播撒了传统文化的希望之光,让非遗之花在这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色彩。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