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梨香】典耀中华 培根润心—梨香小学“典耀中华”阅读项目之二年级语文教师共读一本书《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用户17436296
创建于04-28
阅读 36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库尔勒市梨香小学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营造浓郁读书氛围,共建书香校园。开展以“典耀中华 培根润心”为主题的读书活动,旨在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师生读书的兴趣,让师生们在读书中感受学习的快乐,体验成长的乐趣,不断提升自我阅读品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终生发展奠基,进一步倡导全校师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

       本学期伊始,二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积极加入共读一本书的队伍,充分利用日常工作的碎片时间捧起书本,以每周二的教研时间为契机细致深入的研读《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是2022年1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陈大伟。本书的书名之所以是“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是因为观课议课的优先关注点是参与观课议课的教师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优先聚焦人的发展而不是课。

        2010年第9期的《人民教育》在回顾创刊60年(1950—2010年)来报道过的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与人物时,把“观课议课”列为33个“最有影响力的事件”之一。文章中给出的理由是:“2006年第7期《人民教育》发表了看似平常的两篇文章《探寻一个敞亮的教学视界——记一次现场议课活动》《为了教师的批判精神——关于‘观课议课文化’的对话》,结果,‘观课议课’一词在短短几年内迅速在全国走红,并被学校广泛采纳。原来,从听课评课到观课议课,并不只是词的变化,而是教研文化的变革……它强调平等、开放,是对单向的、权威的听课评课文化的反叛,适应了新一轮课程改革潮流的需要。”

        2021年1月6日的《中国教师报》梳理了在实践领域深刻影响一线教师、引领教学改进的概念,“观课议课”与“三维目标”等16个概念榜上有名。文章中有对观课议课的推荐语——“基于改善教研和教学生活的目的,观课议课强调如下观念:‘改善生活的实践观’‘以学论教的质量观’‘促进思想的发展观’‘成长创造的幸福观’‘相互滋养的生态观’‘境脉特征的真理观’‘促进理解的对话观’,这构成了当下观课议课文化的整体框架和理想愿景,并由此构造观课议课的实践策略,积淀观课议课的实践品性。”

        《人民教育》和《中国教师报》的认同,让我们意识到研究与推广观课议课责任重大,意义深远。

          在组内交流中,教研组长李艳君老师率先发言。 她说:“阅读《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知识上的充电,更是一次心灵上的触动。书中深入探讨了观课议课作为一种专业发展手段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这一过程提升教学质量和促进个人职业素养。”

        杨焕焕老师提到:我们的课堂上,最容易被忽略的往往是学生。在“实现学生关怀”这一部分,陈老师倡导关怀和帮助身边的学生:“到学生身边去,与学生建立相互接纳和信任的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关怀学生的理想境界,就是观课教师和学生成为朋友。”这很难,因为难,真正做到就更加可贵。

       观课议课中,无论关怀教师的生命,还是关怀学生的生命,最终目的都是实现生命的发展与成长;只有实现成长,才能实现真正的幸福。

         李艳美老师表示:阅读这本书,我感受到了教师专业成长的不易,也认识到了同行间相互学习、相互启发的重要性。每一位教师都是独特的个体,我们有着不同的教学风格和经验。通过观课议课,我们可以将这些差异转化为共同成长的动力,实现知识和经验的共享。

      《观课议课与教师成长》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教学方法的书,它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成为一名更好的教育者的书。它告诉我们,教师的成长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旅程,而观课议课则是这场旅程中的一次次深刻的探索和升华。

       王曼曼老师说:拿到书以为观课议课就是听课评课,其实,观课议课与听课评课是不同的。观课议课,它主张充分发挥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的功能,以发展性的取向做课,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献课,主张直面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不让老师背有被批判得一无是处的包袱。每一位老师或许都曾有课堂教学失败的经历,甚至还有被评判得体无完肤的经历,其实,作为评课教师,第一要做的就是呵护授课教师的自尊心,每一堂课都不会是完全失败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课都是授课教师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处。我们教研的目的是,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法,而不是将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没有教学的勇气和热情。对于其中的失误,我们要委婉地说出来。我认为观课议课的首要前提是仔细观察课堂教学情况,收集课堂教学信息,“坐在学生身边”观察学习效果,这样在议课中才能根据问题讨论解决的方法。观课时,不仅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感悟和体验.用头脑思考和判断。

       甄欢欢老师说:我感觉到观课议课是为了人的幸福,一方面通过改进教学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幸福成长,另一方面,通过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教师享受幸福的教育生活。观课议课致力促进教师为自己留下痕迹。观课议课促进教师爱自己,栽培自己,不放弃学习机会,不断超越。 观课议课也能促进教师成为一个幸福而优秀的研究型教师即既有慈心又有慧眼。观课议课能促进 开阔视野,意识到自己的 陷和不足,接受一个真实而完整的自我,永不满足,学习生活一体化,在生活中学习,向生活学习,并不断在生活中获得学习的动力和源泉,具有较强教育实践力,善于反思自己,善于体验成长的快乐,成为最具有成长力的教师。

       王淑敏老师:通过这本书,我还认识到了:教育是育人的工作。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根本道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思想要求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学生成为有自主意识的主体,掌握了自身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自身发展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可以说,主体教育思想是主体合理性中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有效统一。

        夏婷老师:感想:观课议课的核心理念在于帮助我们理解自己的教学实践,并鼓励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它强调尊重我们的成长经历和教学环境,认识到教学的情境性和选择性,以及我们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的差异性。通过观课议课,我们其实可以学习到不同的教学策略,理解教学行为背后的观念和假设,从而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观课议课还强调以学论教,即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来评价我们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价值。这种视角的转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进而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张滢老师:陈教授认为“观课议课要致力于引导教师追求和享受幸福的教师生活,打造解放教师的文化”。陈教授把听评课转为观课议课,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转变。课堂观察最实用的工具是观察者自己,课堂观察要从批评走向建设。观课议课要以人为本,要让我们“同在共行”,“共”的行进姿态是指我不认为自己已经走在你的前面,能够指点你,但我也没落在你的后面仰望你,我们一起并肩前行。观课议课的文化样貌追求人际“和”、求“不同”、致力于“思”、追求“诗”。观课议课要有教师立场,要走向理解性观察、支持性观察、发展性观察、自助式观察。读陈教授的这本书,我开始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课堂。我的课堂是什么样的?我的课堂有什么变化吗?陈教授说“课堂教 学是教师永远未完成的一种创造。”教学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是一种创造。我们应该力争让每一节课堂有新的发生。跟着本书,我也要观察自己的课堂,创造自己的课堂!

         田春老师:感想:作为一个教师,不仅仅要求在教育学理论方面有所了解,更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成长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进步的过程,它意味着教师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学生的成长需求。教师成长的意义和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教学水平的提高,更体现在对教师自身的价值与发展的关注。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成长记录与总结,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实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侯晓芳老师:读后我明白了观课议课致力提升教师幸福生活的能力,引导教师研究和创造,在研究和创造中审美。所以,在观课议课中要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东西,带着一颗包容心,从而承担起自我成长的责任。虽然成长可能是缓慢的,虽不能实现″课前有期望,课中有创造,课后能审美",但可以每天期望看到新的风景而着走进教室;在教学过程中能得心应手并富有创造性地回应教育事件和情境,从而去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每节课后,要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对教学的劳动过程和劳动效果审视。不浮躁,不追风,静水深流,久久为功。

         周智敏老师:成长教师顾名思义就是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和谐的教学氛围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观自己的课才能使自己更加进步,从一次又一次的观自己课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成长。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改掉自己的不足,努力成长,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冉茂琼老师表示,观自己的课真的没有想过,但是读了这本书,也很想尝试,尤其是常规课,作者写出了学生的心声,只有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才能看的更清楚,正如书中所说,在平时上课时,有很多无效问题,学生回答是为了配合老师。其实毫无意义。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才是唯一解药。

        王小娟老师:书中提到,课堂不仅仅是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的渠道,而是日常教学研究的载体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本书强调了“同在共行”的重要性,即设身处地地理解对方,对对方的处境、立场、心情感同身受。这种观念有助于改变专家对课堂的观察方式,从评价转向合作和共同学习,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因此,观课议课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它不仅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技能,还促进了教育理念的应用和创新。通过观课议课,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实现教育工作的专业发展。

         共读,是心灵的碰撞与智慧的共鸣。

         阅读不仅是知识的汲取,更是思维的激发。当我们共同探讨一本书,一个主题,我们不仅在分享已知的见解,更是在探寻未知的边界。在共读的平台上,每个观点都如同一颗火花,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揭示出隐藏的逻辑与深度。

         在共读的世界里,教师之间共享书的世界,不仅是文字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沟通。通过阅读,发表独特的见解,通过讨论与争辩,促使知识内化,增强理解。这不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情感的共鸣,让作者的思想和个人的视角在对话中交织,形成一个精神世界的桥梁。


撰稿:李艳美

图片:二年级语文老师

审核:李婷

阅读 36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