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黎明,二级教师,从事语文教学近20年,认真钻研,积极进取,在语文教学中兢兢业业,多次在演讲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多篇教学论文、作业设计在市级、区级评比中荣获一二等奖。参加区级公开课展示,受到点评老师的一致好评。
分享主题:让儿童在阅读中与世界美好相遇
阅读是一种与世界的美好遇见,是一盏让儿童的心灵变得柔软、思维变得灵动、与生活有效联结的灯。翻开书本,推开一扇去往不同时空的大门,邂逅一份充满人间温暖的感动。立足于儿童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特点,顺应儿童的成长需要,我们在集团范围开展了全学科阅读阅读与写作。
在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中,巧妙蕴含在生动有趣故事中的知识、思考、审视,使得儿童与生活实际发生密切联系,激发了儿童主动探究的渴望和需求,深化了儿童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儿童从感性认知走向理性思考。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是语言的内化。各学科课程学习首先是建立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展开的,可以说阅读无处不在。通过“读”摄取信息,通过“写”进行加工输出,读写过程就是信息的“提取、梳理、凝练、提升”的过程,读写之间的紧密结合,形成螺旋上升的闭合系统,学生的学习在此系统中完成,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让我们都来成为孩子读写旅途中的点灯人,让每一位孩子在深入的全学科读写活动中,走近世界,理解意义,自主建构新知识,真正让学生眼中的学习更加生活,充满乐趣。
基于以上认知,我校于 2018 年-2021 年承担了西安市规划课题《全学科读写课程实践探究》的研究,语文、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美术、信息、科学等学科均积极探索落实读写理念的有效途径。课题研究成果基本解决了三大问题:1.各学科摸清了研究思路,找准学科定位,梳理清楚了“读什么”“写什么”的基本问题。2.逐步深入,立足学科本位,掌握了“怎么读”“怎么写”的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教育集团重要问题,开发了丰富的读写课程形态,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读写实践模式。3.部分学科还形成了对于“读得怎么样”“写的怎么样”的评价指标,同时总结反推思维过程的规律及经验,得出了通过读与写提升思维能力的基础"全学科读写”教师用书方法。
2021 年,《全学科读写课程实践探究》课题研究顺利结题并荣获优秀课题。此后,在课题研究丰硕成果的基础上,我校各学科继续推动读写课程具体化落定、精细化跟进、纵深化发展。将研究中的亮点工作继续推动落定,充分发掘学科特点,结合定期例会制、课例观摩制、风暴研评制、阶段汇报制等方式,从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活动开发、课外实践落地三方面让读写课程更具体的落实在日常教学中,全面铺排读写常规课堂,以常态化教学的方式深化研究效果。在扎实的课堂教学推进和丰富的读写活动开展中,多个学科已经形成了较为体系的分学段读写框架,典型的读写课例,具有学科特色的经典活动。每个学科致力于“读”有特色、“写”有特色,“悟”有特色。逐步形成了读——写一一讲——演一体化的输入与输出体系,从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全方位提升思维品质。
此次我们编撰全学科读写教师用书,深化课题研究成果,以编撰教材为统领继续梳理和细化全学科读写课程研究,形成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体系化内容。希望全学科读写课程的深化推进成为各校学科特色化建设的有力基石,希望能帮助到学生审辩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等全方位提升。用全学科读写开启核心素养新秩序,让儿童在读写中与世界美好相遇。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将在今后的教研中积极思考,虚心学习,开拓创新。我坚信,在“名师+”的引领下,我会一如既往,勇往直前,共同谱写教育新篇章。
编辑:孙黎明
初审:胡美丽
终审:姚楠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