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六中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廿载芳华   乘势励行

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六中学迎二十年校庆地理学科组品牌建设

创建于2024-04-28 阅读1329

知“地”明“理”   

            行稳致远

       学地理学览天下奇观,做地理人炼博大胸怀。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第六中学地理学科组,在学校“励学励志 求真求进”办学理念的指引下,以“知地明理 读懂生活”为育人导向,致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深化课堂改革,优化作业设计,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在课题研究、教师教学竞赛、个性化课程方面做出了显著成效,为学校的质量建设做出了贡献。

 团结奋进的地理组

       教育初心于“地”,海纳百川于“理”。大港六中地理学科组共有教师5人,是一支团结和谐、甘于奉献、严谨求实、锐意进取的团队,怀揣“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人生理想,力争用地理人的情怀,引领学生感悟世间的大美与大爱。长期扎实的教研、教学实践锻造了地理教研组教师们精湛的教学技能、浓厚的教研氛围、互助的团队精神。

教师简介

 刘淑凤老师       从教32年,一直在地理教学岗位工作。作为资深地理教师,刘老师把知识广泛的地理课讲解得生动活泼、妙趣横生。课堂上鼓励同学们积极举手发言,和学生共同快乐学习浩瀚的宇宙,广阔的世界。

常致英老师    从教19年,滨海新区三名工程常致英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天津市课标指导教师,兼职教研员,滨海新区骨干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地理课堂上、在课外实践中,绽放地理人对世界的深情。

窦锦俊老师    从教18年,中共党员,滨海新区骨干教师,主持完成天津市教科研课题,在教学工作中注重知识的创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关注地理问题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陈丽娜老师    从教13年,校级骨干教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在教学中通过引入模型,新闻热点,将课堂学习更加地贴近现实生活,用知识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或事物,使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做到行万里路,潜心研究,勇于探索,深受学生喜爱。

刘庆斌老师    从教27年,生有崖,知无涯,刘老师一直孜孜以求,追求业务水平的不断提升,他擅于在教学过程中发掘学生潜力,以幽默风趣的教学风格、平易近人的气度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

区域名师创风采

        地理学科组常致英老师,2021年被北师大项目组和滨海新区教体局任命为常致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带领区域中青年教师,聆听专家讲座,评课议课磨课,开展课题研究,发挥着示范辐射作用。

深耕教研成绩显

      站上讲台、站稳讲台、爱上讲台,讲台就是地理教师工作的一线,六中建校二十年来,全组教师上过不同级别的公开课(含研讨课、展示课、汇报课、示范课等),上好一节公开课既是教学能力的展示,也是备课态度的体现,地理学科组的老师们不断精进,不辜负每一节课。

        地理组教师扎实开展各项教研活动,秉承“备课活动主题化、教研活动课题化”的理念,将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实践后再思考,已经完成天津市教科研规划课题《基于问题式教学培养初中地理综合思维素养的策略研究》《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地理作业设计研究》两项。潜心研究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悉心撰写包含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核心素养、高效教学、深度学习等方面的教育教学论文,教育教研成果突出。

     下面是地理组老师获得部分市级相关论文证书。

      地理学科组教师基本功扎实、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积极参加天津市各层级教学技能比赛,获得优异成绩,多人次资源被收录为精品资源。

      常致英老师在全国做示范课,在天津市第十届双优课竟比中获评优质课

       窦锦俊老师的课例入选全国教育部精品课,微课被评为全国二等奖。

       陈丽娜老师所做的课获“一师一优课”市级优课,天津市信息技术课三等奖。

学科活动真出彩

      地理学科组在培养地理素养的宗旨下,以“激发学生潜能,发挥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围绕核心素养能力提升的地理学科活动,引导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

       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上秉承“科学、有效、有趣”的原则,七年级地理作业以认识世界为主,通过“制作各类模型”“在地图上标注全球新闻大事”等活动,让孩子们更好的了解世界。

       八年级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设计了以“山河绘于笔下,祖国在我心中”“旅游海报设计”“拍出地上之理”“观看航拍中国”等为主题的实践类作业。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激发爱国爱家情怀。

培根铸魂育英才

       地理学科组的老师们不仅以做好学科教学为己责,更将为党育人、为国选材为己任。近几年来结合教研员周妍妍老师的跨学科学习课题,在六中领导的支持下开发基础素养型、提升实践型、深研创新型的以地理学科为主体,跨学科融合的个性化课程,通过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常致英老师—《北纬三十九度》

        立足校园、家乡,从小尺度帮助学生认识身边的自然环境、地理事物,指导学生在“丰茁园”地理农耕基地种植北方地区的农作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和动手实践能力。

窦锦俊老师—《我们的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劳动人民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为了拓宽学生视野,汲取节气文化精髓,培育审美素养,我们开设该课程,以二十四节气等丰富的传统文化为教学素材,采用学科融合的形式展示素拓课的魅力。

      地理学科组,以其卓越的教研实力、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科底蕴,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殿堂的大门。在未来的日子里,将继续以坚定的步伐,走在教育创新的前沿,培养更多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勇于探索精神、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人才。

      地藏经纬,理统九州;

      立足校园,放眼世界;

      聚焦课堂,感悟生活。

      智慧躬耕,矢志不渝,

      良心教育,砥砺前行!

监制:官蓉   葛思宏

编辑:高凤俊   窦锦俊  常致英

文字:常致英  高凤俊

阅读 13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