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

欣玥
创建于04-28
阅读 3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改变和塑造着中国。从鲁班到蔡伦,从毕昇到沈寿,一代代能工巧匠铸就“工匠中国”;从“嫦娥”奔月到“祝融”探火,从“北斗”组网到“奋斗者”深潜,“大国重器”的背后是大国工匠的执着汗水和奔波身影。“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一穷二白,从无到有,引进消化吸收再发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搞出一个独立自主的制造业基础”。当前,中国正处于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从“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从“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关键时期,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精心培养更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大国工匠,从教育、环境、制度等多个方面入手,为劳动者提供一条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技能成才之路。

职业教育,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摇篮”。作为与技术技能最直接相关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广阔平台。优质的职业教育是经济成功转型升级的保障,是打造制造业强国的重要基石。然而,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技能人才的需求相比,技能人才的供给仍然不足,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还不够高。培养大国工匠,要改变社会刻板印象,让技术技能人才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待遇,让职业教育真正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要明确职业教育发展理念与发展路径,提升教育链与产业链的匹配度,积极应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变革,走好多元融合发展的育才之路。

工匠精神,是培养大国工匠的“精神源泉”。“什么是工匠精神?就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坚守,就是精雕细琢、追求极致的态度。”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是工匠精神在技术技能追求上的体现。爱国敬业、甘于奉献,是工匠精神在社会价值上的体现。培养大国工匠,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引导劳动者树立起技能报国、技能成才的理想,要营造尊重技能的氛围,最大限度地实现个体的社会价值,吸引更多的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学习工匠、争当工匠。

健全机制,是培养大国工匠的“保障”。在现实中,技术技能人才常常感到被歧视,不愿意选择这条道路,一些学生家长乃至企业,觉得职业教育就像是一条“断头路”,缺乏上升通道。 要改变现状,构建一个不会歧视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氛围,关键在于建立一个与学历证书等值但不同类别的体系,即以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为标识的体系,让适合技术技能的人和喜欢这条路的人能够在自己的领域看到发展空间。培养大国工匠,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要着力完善和落实技术工人培养、使用、评价、考核机制,给予他们相应的社会地位和薪酬待遇,畅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

阅读 3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