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之美点亮思政之光!这场音乐思政课“声”入人心

如画如雪
创建于04-27
阅读 88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当思政课遇上音乐,会碰撞出怎样的奇妙火花?2024年4月26日,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回应中国式教育现代化以及新时代“五育融合”提出的新要求,蚌山区初中道法和音乐跨学科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蚌埠学海路学校举办,来自全区初中道法、英语教师和安徽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代表,共同总结、提炼、交流、为构建新时代“五育融合”跨学科课堂教学育人体系贡献智慧。

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无论谁要抢占去,我们就和他拼到底!”熟悉的旋律,回响在二楼报告厅。来自滨湖实验学校的何敏老师带来的《游击队歌》,蕴含了浓浓的革命情感,回味悠长;同时进行了有效的方法指导,精准高效,可谓是一节有序、有趣、有效、有用的"四有"好课。把家国情怀等思政元素引导寓于作品讲解和演奏中,让学生听起来“解渴”、学起来“共鸣”、品起来“回味”,能够润心于无声。学海路学校杨刚老师执教的《中华民族精神》,同德共铸中国信仰,这节课犹如一场旅行,用视频,用音乐和学生一起跟随杨老师进入信仰世界,感悟了三个篇章,第一气壮山河,夺取援朝胜利,该环节通过志愿军的故事引领学生感知革命年代民族精神;第二薪火相传,激昂百年峥嵘,该环节展示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第三赓续血脉,勇担强国使命,该环节展示一场跨时空对话。促进学生知行合一,激发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自觉高扬民族精神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感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培养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

课后,积极评课议课,共同讨论,安财马院的李青文老师表示,音乐思政课是把理论学习和艺术审美相互叠加,把思政内容和音乐影视结合起来,用艺术语言讲红色文化,变照本宣科为身临其境、变理论灌输为音乐感染,音是对学生精神的洗礼,以乐育人可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蚌山区初中音乐教研员丁凿早老师认为可以挖掘红色资源宝库,积极推动红色资源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可以融合歌舞表演、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用艺术的情感感染力、思想穿透力、气氛渲染力、美感熏陶力,挖掘音乐当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将音乐艺术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道法教研员张军老师最后总结,可以组织校园红色歌曲大赛、红色音乐节等活动,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融圈破壁”,推动“思政小课堂”与“音乐大课堂”紧密结合。 音乐蕴含更强的情感力量。在坚定而充满朝气歌声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在波澜壮阔的共和国史中找到了自己民族的根基与信仰。

蚌山区继续以办好“音乐思政课”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学校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跨学科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让思政课更深刻、更有温度、更有渲染力,引导广大师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阅读 88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