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入源头活水,提升思想 理论联系实际,落在实处——郑州行心得体会

叶紫苏
创建于2020-11-04
阅读 11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而电子书是人类进步的电梯,培训则是促进我们教学进步的直升机。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相结合,才能促进我们成长。思想指导行动,因此在思想上源源不断注入活水,才能更好地指导教学。于是我们一行四人利用周末时间去参加了此次培训。从思想上转变,在行动中落实,是我此行最大的收获,尤其是在集体备课和高效课堂的辅助手段两方面我更是受益颇多。

  陈中习育课堂模式的成熟,离不开背后的深度研究与教研。成熟的教研指导教学,科学的课堂辅助手段促进教学。  下面,我将重点从高效课堂的辅助手段与大家分享心得。

  在我们的传统思想中,高效课堂指的是课堂效率高的课堂。在我们讲授知识点的过程中,能让学生有最高效的收获。因此,我们精心备课、有序组织课堂环节、适度评价……                  

      我们做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你得心应手的驾驭一堂课,完成了预期所设的学习目标,课后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会觉得我们的课堂很高效。

     那么,这就是高效课堂的全部了吗?我们平时课表上安排的不止这些吧?就一天而言,有早自习、自习;就一阶段而言,有讲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我们从思想上没有平等的对待每节课,很显然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就从思想上转变,认识一下新型高效高效课堂到底是什么?

  专家指出,决定一个班语文英语成绩的关键,就在于早读是否高效。高效的早读到底是怎样的?首先我们应该从思想上认识以下关系:

  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早读课是对已学知识点的巩固、夯实,还是对新内容的预习,迁移?

  “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早读课上,老师应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观察,引导其对一日学习做简单预设。

  同时也不必死板拘泥于课堂形式,可自由选择诵读方式,可以大声背,默背,站着,走着,最终都要达到相应的目标。

  对于优等生,可以安排个体目标,促进其发展。同时不能忽视学困生群体,否则极易造成两极分化。

  高效的自习课,是对于课堂所学知识的有效巩固。自习课不等于正课,应有其操作的步骤和方法。

  学科自习巩固学科内容,公共自习时间交给学生。

  1+1*3学习法中,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思维方式、学业水平存在差异,因此让中等生担任“老师”,有助于提高中等生的能力,也减小了优等生和学困生之间的鸿沟。

  作业是我们监测、巩固课堂结果的手段,如何能把老师布置的作业高效造成?首先应该教会做作业的步骤:

针对不同学科,还要有具体要求:

  千篇一律会造成学生思想上的疲倦,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新形式提升学生做作业的兴趣。

  针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改错才能巩固其记忆?不仅仅是要求学生改正或者设立错题本等简单形式,更应引起我们的深思.

  对于不同类型的错误,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纠错方法。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认识到,不仅仅错题可能存在错因,还有一些盲区——蒙对的题也可能成为下次的错因。

  “最清晰的脚印总是印在泥泞的路上。”教学就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希望能给各位老师今后的教学带来些许帮助,更好地提升教学水平。谢谢!

阅读 11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