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滦实验小学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专业引领明方向  课例研讨促成长——双滦区小学教研室“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指导

创建于2024-04-27 阅读2107

       为探索大单元背景下课时教学“教学评一体化”的实践路径,提高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4月15日,在张书垠主任的精心安排下,由张伟和贾树香两位教师承担此次教学任务,六年级语文教师配合参与研讨,教研室李艳老师和连玮玮老师全程跟踪指导。

备课听课  把脉问诊

       接到任务以来,主管主任张书垠、教研组长许素明先策划大单元整体设计方案,再详细地对两位教师进行课时分配。张伟、贾树香两位教师设计一、二课时的初稿,其他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学设计进行讨论和修改,在整个团队的见证下先后进行了四次试讲。试课磨课过程中,或存在目标不明确,或存在评价不及时,或存在亮点不突出等问题。

评课议课  开具良方

       每次听课之后,教研室李艳老师和连玮玮老师都会面对面地进行精心指导。针对课堂呈现的效果,她们给予了客观全面地分析,既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又能言简意赅地提出改进建议。比如:连伟伟老师提出课题解析的巧妙设计,新颖而独特;李艳老师提出大陆漂移视频的引入,直观而形象;孙艳坤校长从细节上关注到了“石蕊地衣”是什么?学生是否理解,老师必须做到心中有数。

课例展示  合作研讨

       经过不断的打磨,才有了质的突破。抱着学习的心态,4月26日,我们来到了承德县实验小学参加区域研讨活动。

       许素明老师从单元简析、单元目标、大单元设计结构框架,本课教材简析、学习目标及达成评价、学习任务与活动安排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说课。

       张伟老师通过“初读课文,扫清障碍;梳理写法,理清思路;拓展阅读,迁移运用”三个任务,重点带领学生理解论说文“提出观点——印证观点——总结观点”的写作架构与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既让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结构,同时也为第二课时的写作做好了铺垫。

       贾树香老师通过“点思维火花,回顾内容;探思维过程,分析例证;展思维迁移,学以致用”三个任务,采用先扶后放的教学方式,先对第一个事例进行重点指导,让学生明白科学家是从发现现象——提出问题——实验研究——找到真理的,从而印证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一观点,后面的事例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完成表格填写,最后从写法上进行拓展迁移,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论述“有志者事竟成”的观点,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了语文为实践服务的目的。

       课例展示结束后,张伟和贾树香两位教师先后进行了反思,其他听课教师发表了感受。

       双滦区教研员连玮玮老师热情饱满地分享了听课的收获,有理有据地解答了教师的疑惑,谦虚诚恳地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承德县教研员赵志强主任对两节课的设计与展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到的诸多亮点也恰巧是之前在评课议课时领导们提出的宝贵意见。

       同研齐思促提升,交流碰撞共成长。本次区域研讨活动,是一次温暖的牵手,是一场成长的对话,更是一个共同提升的过程。今后在教研活动中,教研组将继续更新教学观念,让“教学评一体化”深入课堂,让课堂教学目标精准落实,让课堂教学更加精彩、更加高效!

阅读 210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