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县小学科学学科(贺金文)工作室送教札记

大通县小学科学学科工作室
创建于04-24
阅读 72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进一步开展好“羚羊车”送教下乡公益项目相关工作,落实新课标指导下优质有效的课堂教学,全面提升乡村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大通县“羚羊车”送教送培活动按照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安排,征求了全县乡村学校送教需求后进行了全县各学科的送教下乡活动。  

  4月23日上午,大通县小学科学学科(贺金文)工作室来到美丽的长宁镇中心学校开展六年级下册《产生气体的变化》和四年级下册《点亮小灯泡》两课的送教活动。承担本次送教任务的教师是来自大通县桥头第二完全小学的樊金艳和药草学校的陈国芳老师,其余8名工作室成员、县教研室教研员、长宁镇中心学校部分校领导及科学教研组全体教师观摩了教学过程,长宁镇中心学校四年级36名学生和六年级40名学生参加了学习活动。

  樊老师通过近期甘南火灾灭火情境导入,聚焦可以利用物质在发生变化时的现象来区别物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运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分别将水和醋滴到食盐、白砂糖和面粉中的不同现象及各气体的特征推断出该气体为二氧化碳气体,进而拓展二氧化碳在生活中的运用;陈老师通过手电筒发光情景导入,聚焦小灯泡是怎么亮起来的,让学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通过展示示意图总结出共同点即:电流从电池正级出发通过导线到达灯丝,再由导线回到电池负极,形成一个闭合的回路,小灯泡才能亮起来。两节都课环环相扣,培养了学生探究能力。

  授课结束后,送教团队和听课教师齐聚学校会议室进行了评课议课活动,在大通县小学科学学科工作室主持人贺金文老师的主持下,共同交流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能力的经验方法。樊金艳老师和陈国芳老师就本课内容进行了深刻细致的反思,在评课议课活动中学科组成员及长宁镇科学教研组全体教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积极分享了自己在本节课的感悟和收获,工作室成员刘元得老师指出了课堂中师生精彩的表现,也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了反馈,虽然本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课前情境导入时间过长,学生探究活动中教师引导稍欠,调动学生积极性还不够等。

     县教研室教研员提出了这两节课堂中共有的亮点及科学课应有的特点:1.每一节课要准备充分的材料通过有结构的材料支撑科学原理的探究课堂;2.课堂要动静结合,以学生学习、教师引导为动态发展促进静的课堂;3.在科学课上课前要做充分的下水实验以保证课堂环节的流畅;4.科学课堂要体现探究式学习的基本特点,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促进有机科学课堂;5.巧妙的活动记录单有利于课堂顺利开展,学生思维逐步展开;6.工作室成员以此为契机,深根细作,在不断实践中反思,积累经验、凝聚共识、共同成长。

  受援学校教师和罗永胜副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评议及总结,也对本次送教做出充分肯定,他们希望教师们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化研究,深入学习,能进一步的促进专业成长。本次送教活动为长宁镇中心学校科学教师提供了互动和学习的平台,工作室的老师们也将以此次教研活动为契机,深耕细做,在不断实践与反思中,积累经验、凝聚共识、共同成长!用教育人独特的爱,给需要温暖的人送去阳光!高原羚羊车送教,我们一直在路上!

                      监制:赵秀花  贺金文

                      审核:刘元得

                      编辑:邢燕

阅读 72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