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量感的实践与研究”研究课——《圆锥的体积》

创建于04-27
阅读 41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加强知识迁移结构化,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量感。本课题组在此之前,已经研究学生的基本情况:孩子们知道圆锥各部分的名称,掌握了解几何图形体积之间的转化方法,空间观念也有所发展,具备基本的动手操作能力。4月24-25日,我们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组研究内容“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量感的实践与研究”,有针对性的对《圆锥的体积》一节课进行研讨。

       这次活动主要分三个议程:研讨备课,教师授课,评课交流。

        一、研讨备课  

       4月24日,课题组的老师们认真研究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由黎奋敏老师具体分析圆锥体积与圆柱体积的关系,有针对性的结合培养学生量感进行《圆锥的体积》一课的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等确定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了解等底等高的圆锥与圆柱体积间的关系,并能用其解决相关实际问题。2.经历猜测-验证-归纳-应用的探究过程,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量感和推理意识。

       二、教师授课

       4月25日,由黎奋敏老师授课。情景导入时回顾旧知圆柱的体积,勾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制造冲突,猜想要研究圆锥的体积你会选择什么图形,为什么?激发求知需求。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前,说一说你选择的圆柱体和圆锥体,有什么联系?如果往圆锥体容器里面装满水,再倒到圆柱形容器里面,大约倒几次可以把圆柱形容器装满。在学生估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量感,了解选择参照物的价值。

      让小组在观察、操作、实验等活动中学习,从而丰富对所认识的直观对象的表象经验。

        三、评课交流 

      课堂展示结束后,老师们有序地进行了研讨。围绕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进行说课、评课。各位老师以"培养学生量感"为关键点,分享了自己的见解。邓明霞老师指出:2022版新课标明确了我们在培养学生量感时可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估计度量。有助于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是形成抽象能力和应用意识的经验基础。欧阳辉老师指出:小组实验中的不同发现具有典型性,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不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实验的结果有相同的和不相同。使孩子们在交流、比较、分析中形成定论。

       通过本次研究课的研讨交流,发现唤醒旧知、类比迁移可以发展学生的推理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量感。猜想、实验、发现的探究活动有助于数学模型的建立,促进学生的量感感悟,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魅力。

阅读 41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