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我们最熟悉并引以为傲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们就从名著中的名场面“黛玉进府”说起吧。女一号黛玉姑娘因母去世,贾母怜她年小多病,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兄弟扶持,固接来身边照顾养育。黛玉随老师贾雨村进京入府,见到了外祖母及贾府众人。掩面涕泣拜见、舅母姊妹相识、用餐漱口吃茶一番繁琐的礼仪规矩完毕。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他们读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当睁眼瞎罢了!”一语未了,男一号宝玉回来了,初见面二人都有一种“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远别重逢之感。宝玉因间:“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
就“读书”同一话题,黛玉对贾母和宝玉的回答完全不同。贾母说“三春”读书“不当睁眼瞎”即可,这是贾母给黛玉上的“人生第一课”。黛玉敏锐地认到,她说自己读“四书”可能是唐突了,也可能是外祖母对儿孙“读书”所持有的观念与父亲林如海对她的要求不同。所以黛玉在回答宝玉时就变成了“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林妹妹的观察力和反应力真真是历害的,毕竟在他们那个时代,“女子无才便是德”才是正统的礼仪要求。那么贾母作为贾府金字塔顶尖的掌权者,她对子孙后代的读书明理、仕途发展有着怎样的标准和要求呢?
宝玉作为贾府未来一号“种子”选手,他博览杂书、诗词韵曲样样精妙,“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他博得了士大夫的赞许和父亲的肯定,可他对父亲寄希望于他的“仕途经济”毫无兴趣,更不想承担家族荣耀的重担。书中薛宝钗、史湘云、袭人等都见机规劝宝玉也该读些“四书”仕途书籍,他当众怒怼湘云,宝钗话未说完抬脚就走,诋毁他们一个个利欲熏心,只林妹妹一人知他懂他,更不会逼劝他。
整个贾家只荣国府二老爷宝玉父亲贾政一人酷爱读书,他任职朝廷工部员外郎(相当于国家建设部,有实干才华)。贾政在家时常督促宝玉读书、查问功课。“宝玉读书”可谓是荣国府主子仆人一等“头疼”之事,上至贾母、下到袭人、姊妹们都为着贾政查检功课而为宝玉担惊受怕,薛蟠曾借贾政问课之名戏弄宝玉。贾母找出各种不上学的理由替宝玉“批假条”。书中另一名场面就是“宝玉挨打”,宝玉引逗忠顺府戏子琪官,王夫人丫鬟金钏因他跳井,贾环借机进言引爆父亲,贾政大怒“快拿宝玉来!”,便将宝玉往死里打。宝玉是一个纨绔公子原是该管教的,可遭此劫难皮开肉绽之后,贾母是真害怕心肝宝玉被父亲打坏了,强行给宝玉休了长假,因忌惮着贾母威严,贾政从此再不对宝玉读书有高标准、严要求了。一个不把“科举八股”放在心上,只爱“脂粉”女孩的宝玉,从此便可轻松度日,也算因祸得“福”了。
我们知道贾政还有一长子贾珠,早年进学、知学好问,王夫人提及满是骄傲,只是早年英逝,让人叹惜。已故长子贾珠之子贾兰,在寡母李䊵的教育下,好学上进、低调沉稳、有担当、明事理成年后考中举人、步入仕途,母亲李䊵因他成了贾府结局最好的一个。就这样一个“别人家的乖孩子”在贾府毫无存在感,曹公写他只用了寥寥数字。贾母、王夫人更不曾让读者看到他们对贾兰的呵护疼爱,贾府元宵夜宴,贾政因不见贾兰,便问:“怎么不见兰哥?”李氏起身笑答:“他说方才老爷并没去叫他,他不肯来。”贾政忙谴贾环唤来贾兰,坐于贾母身旁。贾兰更像是一个被冷落在贾府角落里的孤独者,除了母亲陪伴、祖父偶尔想起,曾祖母史太君、祖母王夫人对好读上进且有前途的他并不在意。
《琵琶记》诗云,“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鼎盛时期的侯门公府贾家却不把科举考试当回事,大老爷贾赦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贾赦说:“想来咱们这样人家,原不必寒窗萤火。只要读些书,比人略明白些,可以做得官时,就跑不了一个官儿的。何必多费了工夫,反弄出书呆子来?”贾府的贾珍身为长子袭爵为三等将军,贾琏用金银捐了同知,贾蓉捐了龙禁卫的官。宝玉从小锦衣玉食、丫鬟婆子一大堆的伺候着,温柔富贵乡的生活早使他与悬梁刺股地苦读没了关系。这些世家公子们一个个生活在锦绣堆里,每日斗鸡走狗、吃喝玩乐消磨了进取的意志,因此不愿意寒窗苦读。
贾府最终落得“呼啦啦似大厦倾,白茫茫一片真清净”,固然有贾家世袭爵位代代降、朝廷斗争的原因,也离不开贾家生活奢侈靡费、毫无核算节制的因素,烈火烹油、繁花锦簇后的衰败陨落更主要的原因是,贾府后继无人,子孙一代不如一代,没有一个人能支撑起偌大的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