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心”韧性,呵护“心”成长——大田县心理健康教育陈春林名师工作室研讨活动

玉米糕
创建于04-26
阅读 260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的精神,向中小学推广团体心理辅导经验,培养学生阳光健康的心态,学会正确面对挫折,提升心理韧性,成为积极阳光的人。4月26日,大田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陈春林名师工作室在大田职专开展以“增强心理韧性,阳光润心成长”为主题的送教活动。

  大田职专郑承再老师带23级幼儿保育1班学生领悟《生命中的“绳子”》

  本课以漫画《绳而为人,我有什么可抱歉的》贯穿全课,带领学生体验生活中的困境;继而通过漫画创作(转换绳子的形态)来实现变“废”为“宝”,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能量。在课程中鼓励学生寻找身边更多的资源,为自己的成长助力。

  学习活动中,漫画创作活动激起了学生的热情,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他们经过体验,认识到困难是普遍存在的,困境本身也是一种资源。当转换资源视角看待困境时,就会发现自己是有能量的。

  大田五中林小红老师在23级幼儿保育2班开展《寻找心理复原力》一课

  教师借助两颗鸡蛋,引导学生寻找两只鸡蛋的不同。引出本节课主题:心理复原力。

  学生初步了解心理复原力是指人们遇到压力、困难或挫折情境时,能够有效应对,从困境中恢复甚至反弹的能力。

        教师介绍可以解锁复原力的神器(也称3I理论)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曾经遭遇逆境,启发学生发现自己在3I的帮助下成功复原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具备解锁复原力的能力,从而强化信心,积极应对,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面对逆境时是有力量和资源的。

        学生通过活动领悟到:遇到压力、困难、挫折等情境时,可以将3I理论应用起来积极应对。

  永安三中许家滨老师为23级电子1班带来《挫折与成长》

  本课通过情景剧场让学生感受不同的归因方式对学习的影响。利用焦点的假设架构中的奇迹问句,体验问题解决的美好感受,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努力归因模式。成功体验进一步强化努力归因的效果,进一步思考外部归因带来的影响。通过对比,让学生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努力归因。

        许老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归因类型,引导他们对自己学习成绩、人际交往等进行合理的归因,学生学会积极归因,对自我能力产生较强的信任感,相信他们今后会更加积极迎接现实的挑战。

  大田二中陈建萍老师同生物技术1班的学生一起《为生命积极赋能》


  课堂上以主体活动“我的成长线”为基础,让同学们在任务单上描绘自己过去部分的成长线,用红笔在线上写出过往岁月中令自己印象深刻或者愉快的事情;用黑笔在线的下方写下过去令自己不愉快或者痛苦的事件。在交流分享中直面生命中的喜悦与挫折。

        紧接着引导学生运用“3I”培养方案,让学生尝试针对最近发生的压力事件或者一直困扰自己的挫折事件,探寻支持的力量。

        陈老师启发学生利用外部支持、内在优势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来自我赋能,提高心理弹性。

  大田职专陈春林老师为22级幼儿保育班开展主题为《做自己的超人》的团体辅导。

  团辅中先用“抓乌龟”、“跳蚤效应”让学生明确心理活动的主题与规则,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再运用团队合作“超级迷宫”活动,提升团队士气,激发饱满的激情。适时引入视频:《2021年感动中国人物——江梦南》,引导学生畅谈体会,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我们大脑到底有多厉害》继续加深对潜力的认识,增强自信心。

        接下来的冥想活动——大树理论,激发孩子们积极发掘优点,重新塑造自我,慢慢以更自信的状态投入到生活学习中去。

  留言活动,让学生相互肯定和支持,以更积极的姿态迎接学考的到来。

  大田一中刘创标老师为即将参加学考的同学们带来讲座《相信相信的力量》

        讲座中刘老师案例与体验相结合,和同学们探讨关于学考、关于压力、关于时间、关于目标、关于心理状态的话题。让学生们相信自己能行。

  一路采撷,一路收获。教学探索之路就是在一次次的思维碰撞中,绽放出火花,照亮未来。在此次教研活动中,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工作室全体老师将继续深入学习,躬耕实践,携手前进,凝聚智慧,在耕耘中守候每一个春天。

阅读 260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