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周易集解》《周易译注》笔记八)

明于体物
创建于2022-06-26
阅读 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我们继续跟着先贤易学家们,开始《周易》下经的对照品读,先贤的观象智慧,值得我们去感悟,集取其精华,以不执着,不迷信的态度去了悟周易的内涵。若见象无象,即见其真相。


《周易集解》《周易译注》对照品读笔记


1、艮下兑上泽山咸


      【总论】《礼记·乐记》认为:“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序卦传》曰:“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并谓“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


显然,《咸》卦的主旨,从广义看是普遍阐明事物“感应”之道,从狭义看却是侧重揭示男女“交感”之理。卦辞称“交感”能“正”必致亨通,又言男子“取女”可获吉祥,已经明确表露上述意义。


六爻以人体感应设喻,分别展示“交感”的不同情状及是非得失:初六感于“足指”,吉凶未见;六二感于“腿肚”,安居则吉;九三感于“大腿”,泛随有吝;


九四感于“心神”,守正致吉;九五感于“背脊”,未能广应,仅得“无悔”;上六感于“口头”,感应转微,吉凶难测。诸爻由下体感应到上体,取象简明贴切。


其中九四所感,最具“贞吉”美德;爻辞赞扬“朋从尔思”的境界,无非强调“感”止于“正”必吉,悦以能静为宜,恰似“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关雎》)之义在《易》理中的体现。


就这一点分析,《咸》卦的“咸”以“利贞”论,又可与《国风》“好色而不淫”的“诗教”,一并纳入封建社会早期关于男女、夫妇礼教的道德范畴之中,为研究古代社会礼法制度尤其是婚娶制度提供了一方面资料。


至于卦中蕴含的超出男女“交感”之外的“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的思想,则更是值得重视的《周易》哲学体系中“变化”、“发展”理论之一端。


    【说明】《咸》卦的“咸”字有两种不同的解释。先看卦爻辞,卦辞:“《咸》:亨。利贞。取女吉。”对“咸”字没有解释。再看爻辞,有“咸其拇”,“咸其腓”,“咸其股”,“咸其脢”,“咸其辅颊舌”。


从下到上,从足趾到面颊、舌。这个“咸”作何解,爻辞是不作解释的。再看《易传》,《彖》曰:“《咸》,感也。”这是《易传》的解释,《易传》与卦爻辞的时代不同,《易传》的解释不一定符合卦爻辞。


再说《彖传》称:“二气感应以相与”,“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这两个感,一指阴阳二气交接,二指人心的感触。把这个“感”字来解释“咸其拇”、“咸其腓”等好像都讲不通。


因为“咸其拇”既不属于阴阳二气相感,又不同于感动人心。因此,虽然旧说都把“咸其拇”等解释作“感其拇”,如《周易集解》、《周易正义》、《周易本义》等都一样,但说“感其拇”,终不免牵强。


因此《周易通义》据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以“咸”为伤,提出新说。《周易大传今注》也以“咸”为伤。这是一个新的解释。这样,《咸》卦有一个奇特现象,即卦辞与《彖传》《象传》一致,皆以“咸”为感。


爻辞则以“咸”为伤,如“咸其拇”为伤其足大趾,不能解作感其足大趾,因人心可以感动,而足趾不能感动也;倘作为感觉,亦觉难通。


先看卦辞与《彖传》《象传》。《周易浅述》:“《咸》卦,下艮上兑,取相感之义。兑,少女;艮,少男也。男女相感之深,莫如少者。又艮体笃实,兑体和说(悦)。男以笃实下交,女心说(悦)而上应,感之至也。”故卦辞称“亨。利贞。取女吉”。


《彖传》则由男女之相感,推而及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象传》则推而及于“君子以虚下人”。此则皆以“咸”为相感。


再看爻辞则以“咸”为伤,伤其足大趾,伤其腿小肚子,伤其股,伤其背肉,伤其面颊舌,即由下而上。这样的伤,当指主人伤奴隶。可能奴隶有欲外出的,故伤其足大趾,伤其腿小肚子,伤其股;


奴隶有不肯背东西的,故伤其背肉。或卦辞与《彖传》《象传》,指贵族说,故以“咸”为相感。爻辞指主人与奴隶说,故以“咸”为伤欤。



【易德精要】《咸卦》从卦象来看,上卦为兑,兑为泽,为阴;下卦为艮,艮为山,属阳。山中有水,山水相映。阴阳交合,大吉之兆。此卦强调感应,男女双方有意,情投意合,则家庭和睦;君臣相宜,则国家富强。


2、巽下震上雷风恒


【总论】《恒》卦阐发事物“恒久”之理,就人事而言,即教人立身处世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卦辞以“亨通,无所咎害,利于守正,利有所往”,极力赞美“恒”道可行。


然而,卦中六爻无一爻全吉:初六急于深求“恒”道,欲速不达,诫以守正防凶;九二失位,因能恒守刚中,遂得消“悔”;九三守德不恒,或致“羞”、“吝”;


九四久居不当之位,徒劳无益;六五恒守柔德,于妇人有吉,男子则凶;上六好动不能守恒,面临凶险。显然,诸爻虽得失不同,但均不能尽“恒”之义,


乃至邱富国有“恒之道岂易言哉”(《折中》引)的慨叹。试究“恒”这一概念本身的寓意,似非一时、一事所能即刻尽赅,谚云“路遥知马力,日久识人心”,


正属此理;那么,一爻之中难获“完吉”,则是卦旨所限,不能不如此。至于六五称“妇人吉,夫子凶”,虽是象喻,却深刻反映了古代的“妇德”、“男权”思想。


纵观全卦大义,无论各爻的占语是否理想,作者所喻示的道理却无不在于勉人守“正”处“恒”。就此而言,“人贵有恒”的思想,实为本卦象征要义的核心。


《荀子·劝学》曰:“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又曰:“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此说固为论“学”,亦与《恒》卦旨趣无异。


【说明】《恒》卦,巽下震上,风下雷上。《周易浅述》:“《彖传》取义有四:刚上柔下,一也;雷动风应,二也;由顺而动,事乃可久,三也;刚柔相应,乃理之常,四也。”


又称:“《恒》,长男在长女之上(巽下震上,以巽为长女,震为长男),男尊女卑,夫妇居室之常也。”因此,《彖传》的四义,就夫妇言,“刚上柔下”,即夫上妇下,夫尊妇卑。


“雷动风应”,即夫唱妇随。“由顺而动”,即妇顺从夫。“事乃可久”,即妇从夫为经久不易之道。“刚柔相应”,即夫妇相应,以夫为主。


《彖传》这四义,实际上是宣扬男权夫权,压迫妇女。当然,《彖传》的意义还不止此,还有“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


《象传》称“君子以立不易方”,不限于夫妇,更扩大到化成天下,称君子不易道以制行动了。再看爻辞,就男尊女卑说,“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此正孟子所谓“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在爻辞里也有男尊女卑之意,不过《象传》称“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更进一步提出“从一而终”来,对妇人的要求更为严酷了。


《恒》卦既有“由顺而动,事乃可久”之意,故《恒》卦有经久与从顺之意,就经久说,像“初六浚恒,贞凶”,掘深是好的,掘深过久则凶,同样掘井,或吉或凶,这里有朴素的辩证观点。


“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同样“恒其德”,或吉或凶,这里有男尊女卑之意,这里反映时代局限。


【易德精要】本卦教导人们处事要有恒心。有恒才能有所成,立身处世、修身养性更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而且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这样才会亨通顺利,


同时也要讲究通达权变之道,万物处于变化之中,当恒则恒,当变则变,应根据不同的场合时机,灵活选择坚持什么,反对什么。


极端坚持反而物极必反,违背常理。因此恒中应有变,变中要有恒,是恒是变,应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异。


3、艮下乾上天山遁


      【总论】《遯》卦所言“退避”,并非宣扬无原则的消极“逃世”;而是说明事物的发展受阻碍时,必须暂行退避,以俟来日振兴复盛。


用“人事”比喻,犹如“君子”当衰坏之世,“身退而道亨”。欧阳修曰“遯者,见之先也”(《易童子问》),程颐云“君子退藏以伸其道”(《程传》)。


两说分别表明处“遯”贵在“见几”,行“遯”主于“伸道”。卦辞先称“遯,亨”,已经揭示“遯”而求“亨”之理;又称“柔小”者利在守正,则强调此时应当抑制阻碍力的增长,辅助“刚大”者顺利行“遯”。


卦中六爻,下三爻因各种环境条件所限,或不及遯、或不愿遯、或不能遯,以贞定自守、不图“大事”为宜;上三爻阳刚在外,均能识时遯退,以不恋私好、毅然远去为美。


项安世指出:“下三爻艮也,艮主于止,故为‘不往’、为‘固志’、为‘系遯’;上三爻乾也,乾主施行,故为‘好遯’、为‘嘉遯’、为‘肥遯’。”(《周易玩辞》)显然,全卦行“遯”之事重在上卦;


而上卦又以上九“高飞远退”的喻象最为典型。张衡《思玄赋》曰:“利飞遁以保名”,《归田赋》曰:“苟纵心于物外,安知荣辱之所如”,


均流露了作者不满现实、欲退隐伸志的思想情绪,可视为以诗赋语言道出了《遯》卦的一方面义理。


【说明】《遁》卦艮下乾上,山下天上,天下有山,指朝廷下有贤人。贤人不在朝廷,在野,即隐遁。


《周易浅述》:“(九)五以阳刚中正(居上卦之中为正),与六二之阴柔中正(居下卦之中为正)相应。(六)二阴能顺(九)五,可以不遁矣。


然(六)二阴浸长(初六是阴,六二又是阴,所以是阴渐长盛,不再顺九五之阳,故九五之阳要隐遁),时不可以不遁。


”故《遁》卦指君子观察时势,及时退隐。爻辞也讲隐遁。“遁尾”,做隐遁的尾巴,隐遁得太迟,有危险。“好遁”,君子吉。“嘉遁,贞吉”,“肥遁,无不利”,都讲隐遁。


只有“六二:执之用黄牛之革,莫之能胜”,不讲隐遁,这里的“执之”可能是执俘虏,加以畜养,指贵族退隐以后,只能畜养奴隶,不能做治国的大事,那也与退隐有关了。


4、乾下震上雷天大壮


      【总论】“大为强盛”,是事物发展的美好阶段;此时如何善葆“盛壮”,是至为关键的问题。《大壮》卦辞以“贞吉”二字,揭示了守“正”处“壮”、必获吉祥之理。


卦中诸爻,具体说明“大壮”之时不可恃强“用壮”,而要谦退持中。于是二、四两刚以谦柔获吉,初、三两阳若妄动必凶;五、上两阴,刚壮已过,更宜柔和自守。


刘沅指出:“不用壮而弥壮,此《大壮》之义也。”(《周易学说》引)马振彪就此进一步推论曰:“匹夫之勇,不得谓‘大壮’;自反而缩,理直气壮,乃所以为正也。


天地有正气,可贯古今;君子有正气,可配道义。董子言‘与其不由道而胜,不如由道而败。’不由道而胜,是小人之‘用壮’,‘亢龙有悔’也;由道而败,是君子之‘用罔’,‘潜龙勿用’也。


《易》义多扶阳抑阴,而《乾》与《大壮》则戒人用阳太过,推‘用罔’之义,殆‘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乎!”(《周易学说》)此论所明《大壮》推重“不用壮”的义理,实属全卦大旨的核心。


许慎《说文》谓“止戈为武”,《周易》称“大壮贞吉”:两者论事发端诚然有异,但关于“刚武”、“强盛”必须建立在“正”的基础上,


不得滥用妄施的观点,则是颇可相通。《彖传》极言“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是强调这一宗旨。


【说明】《大壮》卦乾下震上。《周易浅述》:“(九)四阳盛长,大者壮盛,故为《大壮》。乾刚震动,以刚而动,大壮之义。又雷之威震于天上,大壮之象。”


大壮指威力强大,故卦辞称“利贞”。《彖传》称“刚以动,故壮”。乾刚而雷震动,故称壮大。又称“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强大要求正确,正大才好,强大而不正也不行。


所以《象传》说:“君子以非礼弗履。”君子指贵族,有权力,是大壮,但要非礼勿动,正是大而正才好。雷在天上,雷击有伤,所以壮又有伤义。


“初九:壮于趾”,指伤于脚趾。“九三:小人用壮,君子用罔,贞厉”,小民用强力相争,不正;贵族用法网陷害人,也不正,不正则危,所以“贞厉”。


“羝羊触藩”,也用强力,所以“羸其角”。用强力不正是不行的,所以羝羊虽然从篱笆里得到解脱,还是触在大车的辐上受伤了。“九二贞吉”,因为九二居下卦之中,由于中正,所以占问是吉的。


【易德精要】大壮,指威力强大,所以是吉卦。从卦象上看,《大壮卦》上卦为震,震为雷;下卦为乾,乾为天。高空响雷,声威浩大。云排雷集,阳气旺盛,喻指国威显赫,国民吐气扬眉;


风调雨顺,万物茁壮成长。强大意味着光明正大、坚持正义,只有正才能大吉大利。所以君子要严于律己,非礼勿行。大国应安守本分,不可侵略他国,破坏和平。


5、坤下离上火地晋


【总论】《晋》卦揭示事物“进长”的途径。从“人事”角度分析,就是郭雍所说的:“以人臣之进,独备一卦之义。”(《郭氏传家易说》)卦辞取“康侯”受赐为喻,已经表露此旨。


《彖传》进一步指出“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以“柔”、“顺”两字,点明“进长”的要旨。视卦中诸爻,四阴爻为处“晋”有道之象,初虽受挫折、宽裕待进,


二虽有愁绪、守正获福,三见信于众“悔亡”,五不忧得失有“吉”:此均由于柔顺使“晋”途畅通,尤以六五居尊、最为佳美,与卦辞“康侯”的喻象相应。


两阳爻则为处“晋”不当之象,九四失正不中,“晋”必有危;上九“晋”极刚亢,难免致“吝”:此皆因有失柔顺使“晋”途阻碍。诚然,《晋》卦极力肯定的“柔顺”,


又必须以“光明道德”为重要前提,即下者要附着于“明”求进,上者更须向“明”施治。卦象下顺上明,六五尊居“离明”之中:是这一要点的明显体现。


因此,“柔顺”是求“晋”的手段,“光明”是获“晋”的方向:两者结合,则是《晋》卦大义所在。


《大象传》称“君子以自昭明德”,正是强调充实、丰富“光明”的素质。否则,离开这一条件独言“柔顺”,必将导致“君昏臣佞”、天下“明夷”的境况。


【说明】《晋》卦坤下离上,地下日上。《周易浅述》:“日出地上,进而益明。”“不言进而言晋者,进但有前进之义,无明之义,晋则进而光明故也。”这是说《晋》卦有前进和光明的意思。


这是结合卦辞和《彖传》《象传》的解释。《彖传》:“明出地上,顺而丽乎大明,柔进而上行。”“出地上”和“上行”即前进”;“明”和“大明”即光明。


《象传》说:“君子以自昭明德。”“自昭”有前进意,“明德”有光明意。这是一方面。《周易通义》说:“爻辞分三部分:前部主要讲战术;中部讲士卒素质;后部讲战略。


表明作者对于军事思想是有相当修养的。”这是又一方面。所谓前部,指初六的进攻和摧毁敌人,六二的进攻和逼迫敌人;中部主要指九四的进袭如田鼠的偷吃禾稼;


后部主要指上九的较量敌我力量,考虑各种情况,作出各种估计。这两者似可结合。繁殖良马,为作战之用,也是前进。


战胜攻取,如周武王的伐纣,也是进于光明。要是士兵如田鼠,这当然不行。作战有种种考虑,制定取胜的战略,也可进于光明。


【易德精要】本卦揭示进取、前进之义,服从命令是得到晋升机会的手段,光明正大是取得上进的基础。要想前进,并使事业有更大的发展,


一要动机纯正,践行正道,二要深谋远虑,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三要得到众人的支持与拥护,取信于民,不要存有侥幸心理,也不要贪得无厌。


爻辞以战争为喻,讲了作战时该如何进攻,涉及战术、战略和士兵素质问题,强调进攻时要勇往直前,不可患得患失,退缩犹豫只会错失战机。


6、离下坤上地火明夷


       【总论】事物的盛衰,社会的治乱,自有不可抗拒的发展规律。《明夷》卦以“明入地中”为喻,展示了政治昏暗、光明泯灭之世的情状以及“君子”自晦其明、守正不移的品质。


卦辞“利艰贞”之义,强调在艰难中维护正道,在“自晦”中期待着转衰为盛、重见光明的一天。当然,就具体环境而言,“事”有可济、不可济之别,“时”有可居、不可居之分;


于是卦中除上六为“暗君”之象外,余五爻分别从不同角度揭出“君子”处“明夷”的特点。苏轼指出:“夫君子有责于斯世,力能救则救之,六二之‘用拯’是也;力能正则正之,九三之‘南狩’是也;


既不能救,又不能正,则君子不敢辞其辱以私便其身,六五之‘箕子’是也。君子居明夷之世,有责必有以塞之,无责必有以全身而不失其正。


初九、六四无责于斯世,故近者则‘入腹、获心、于出门庭’,而远者则‘行不及食’也。”(《东坡易传》)这是对诸爻意义的较正确归纳。


借此可以看出,初、四两爻是以消极反抗的态度处“明夷”,二、三、五三爻是以积极救治的精神处“明夷”;而积极救治又有“汤、武”式的毅烈行动,与“箕子”式的忍辱守持之分。


要言之,处“明夷”的特点虽有不同,立足于“艰贞守正”的卦旨却全然一致。此旨在六五一爻言之尤切,即极称时世虽暗而道不可没,立身纯正则危不足忧:《象传》所谓“明不可息”是也。


     【说明】《明夷》卦离下坤上,日下地上。《周易浅述》:“日入地中,明伤而暗。以人事言之,则昏君在上,明者见伤之时也,故为明夷。”


“全彖言,处明夷之道,在艰难而不失其正,文王、箕子,后世之法也。”这是对《彖传》《象传》的说明。对爻辞的“明夷”,采用李镜池说,以“明夷”为“鸣”;又采用高亨说,用汉帛书《周易》来作校补,不主一家。


但又有稍作修改的,如“六四:入于左腹,获明夷之心于出门庭”。李镜池说:“明夷:大弓。心:心木,又叫朱或柘。意谓一出门口就找到了制大弓的心木,回到左室开始制作。


”按爻辞没有“开始制作”意。高亨说:“之当作小。”“爻辞言,鸣雉入于左边之山洞,君子乃得此鸣雉,君子猎逐鸣雉,曾经历艰险,


故筮此爻,则门庭宜小心谨慎。”按这样要改字作解。因此用高说而不改字,即认为在出门庭时已有获明夷之心。


【易德精要】《明夷卦》,上卦为坤,坤为地;下卦为离,离为日。其卦象为太阳沉入地下,天昏地暗,喻指君子陷于困境,既要坚守自己的节操,又要顺应时势保护好自己。


明夷,指日光隐退。《明夷卦》反映的虽是是非混淆、贤者遇难的昏暗事实,但以文王、箕子为例,告诫仁人君子要坚守正道,于黑暗中等待黎明的到来。


本笔记图摘自微信读书电子版《图解周易本义》作者:郑同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出版时间:2012-09


ISBN:9787547019214


易德精要摘自《周易》作者:王辉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9  ISBN:9787545548402


每卦的总论摘自微信读书电子版《周易译注》黄寿祺 张善文


每卦的说明摘自微信读书电子版《周易译注(国民阅读经典)》作者:周振甫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2018-07   ISBN:9787101132649


data-type="jpeg" data-w="1125"/>
查看原文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阅读 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